湟源排燈 點亮青海不夜城

青海湟源縣,大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人楊增貴在製作排燈燈花。(新華社資料照片)

青海省湟源縣是大陸「西部排燈之鄉」,6月28日起舉行文化旅遊節,一整排在2006年被列爲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湟源排燈亮起,重現「茶馬古道」輝煌又滄桑的一頁歷史,也點亮青海高原「不夜城」風情。

湟源是中原通往牧區西藏的要塞,歷史上有名的茶馬互市,商貿交易頻繁。湟源排燈是一種民間節日燈綵藝術,出現的年代可追溯至18至19世紀。楊增貴是青海省湟源縣排燈製作的老手藝人,現年76歲的他表示:「其實,排燈就是現在商店門口擺放的燈箱的前身。」

遺排燈元宵爭豔

排燈約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出現,當時往來茶馬古道的客商雲集湟源縣城,商鋪爲招攬顧客而紛紛製作名號招牌,招牌內插蠟燭,懸掛在商號門前,夜晚一點亮便熠熠生輝。隨着商家競爭加劇,這些名號招牌越做越大,圖案及造型工藝越來越精美,逐漸發展成有底座雕花粉飾,內燃扛風的牛油羊油燭燈形式多元的燈綵藝術,在每年元宵節燈會爭奇鬥豔。

排燈工藝融合木工、雕刻、繪畫堆繡剪紙皮影、書法、音樂等藝術,有懸掛式、落地式等,形狀則有長方形、臥橋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櫃形、橢圓形等,大都由四格、每格長3尺,寬2尺的紗窗組成,排燈兩面,共8格,意爲「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四季長春永葆其年,千秋萬代」。

而排燈上的圖案也從原本的商家名號,變得豐富,每架排燈以連環畫形式,展現歷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鳥等,活靈活現,當蠟燭火焰因風動而閃爍時,畫面靜中有動,唯妙唯肖。

西元1829年(清道光9年)正月元宵節首次展出過街排燈,此後,湟源排燈進入另一個境界。楊增貴說,「民國時候,京、晉、陝的客商和來自英、美、俄的洋行,雲集我們湟源丹噶爾古城。當時商行出面,做排燈,你做得好,我比你更好,就這樣攀比,還在正月15亮相,成爲我們這裡的特色。」

二代傳人隨舅舅學藝

1943年出生的楊增貴是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後溝村人,他轉述父親的說法,表示以前村子周圍全是樹,大家靠山吃山,好多人都是木匠;後來,森林漸漸遠去,木匠逐漸減少,但還是有幾家人把木工手藝傳承下來。

楊增貴於1953年拜在湟源縣第二代排燈製作工匠藝人,也就是自家舅舅李增瑞門下,學習木工手藝和排燈製作技藝,承攬木工活之餘,甥舅每年臘月都會應湟源的商家、商會之邀,設計製作繪畫排燈;因喜歡製作排燈,楊增貴試着設計製作小排燈、小燈籠,過年期間掛在自家門前和屋檐下,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

從事排燈藝術數十年,楊增貴一直記得跟着舅舅學藝時的第一課:「學匠人先要學做人,手腳要牢,對人要誠實,人學不好,匠人根本不可能學好。」出師前,李增瑞要求他許諾,「進了這個門,就要堅持做下去,不能輕易放棄。」楊增貴答應了,但爲守住諾言,他經歷了無數艱辛。

1958年後,湟源縣城每年元宵節展掛排燈的習俗被取消,他和舅舅只能做桌椅、板凳、箱櫃籠屜賺錢,生活艱難。1980年代,排燈需求量少,技藝逐漸沒落,很多排燈師傅轉行從事裝修或到外地打工,楊增貴始終堅守。

1992年,湟源排燈重新被重視,楊增貴2003年被縣文化館聘請,專門設計製作排燈;2008年,被大陸文化部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爲發揚湟源排燈藝術,青海每年舉辦湟源排燈文化旅遊節,希望這門源自茶馬古道的技藝能傳承下去。

小靈通 湟源的茶馬互市

湟源位於青海西寧市西部,青藏高原東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史稱「丹噶爾」。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稱爲西戎氏地,是古代漢地西面最邊緣地區,通往西部牧區至西藏的咽喉要塞、絲綢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這個地理位置使湟源自古就是漢藏通商重鎮;唐代置鄯州都督府,湟源爲鄯城縣地。唐開元22年(西元734年)改爲吐蕃屬地,成爲史上著名的茶馬互市。(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