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臺31條」磁吸人才 陸生:臺灣何不借力再戰?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8日公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國臺辦在2月28日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裡面31項被稱爲「惠臺政策」,突破從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降至冰點的關係,更引發臺灣人正反兩極評論。來臺6年、就讀於臺大博士生張可更透過臉書表示,「臺灣是否還要在一些難以取勝的領域陪着(大陸)玩下去,或應該另闢蹊徑重開戰場借力發展?」

有着大陸、英國與臺灣經驗的他認爲,用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喻來說,當年中日「二十一條協定」被後世稱爲「亡國二十一條」,那麼從上個月所頒佈的「惠臺三十一條」不吝是另一種新條款。只不過,這種單方面的「亡國」,根本不需要獲得臺灣的首肯。在我看來,這個「惠臺三十一條」它具有分水嶺式的意義,如果當年的「服貿」需要雙方通過制度化形式來確立,「惠臺三十一條」象徵着一種全面單方面改變現狀姿態

在這種姿態下,北京使用各個擊破、分進合擊、圍而不打、先圍再打、又圍又打的手段,分化、消解、拉攏甚至敲打臺灣的各個社會階層勢力。從過去單一的將國族認同轉化爲普惠性的經濟資本,逐步拓展成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多重資本的形式,甚至允許你帶着臺灣所累積的文化資本「帶槍投靠」,從全面承認臺灣學者過去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證。

反觀臺灣,在這些凌厲攻勢下,臺灣顯得愈發被動防守,甚至有時候顯得毫無招架之力,政策愈發僵化教條。假如臺灣意識到自己面對中國時,在經濟、軍事等方面所面臨日益不對稱的競爭,還有哪些方面能夠與大陸一較高下呢?在此反用中共的歷史,試舉一例。

1936年中共被國府驅趕至延安,爲了生存、鞏固和發展,中共將延安從意象上建構成了一種「精神桃花源」,結果在與國民黨知識分子的競爭中,獲得大勝。大批國統區的知識分子如過江之鯽般,前赴後繼突破封鎖來到物質上一窮二白的延安。雖然其後歷經「審幹」、「反特」,成爲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精神恐怖的開端,但是中共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對國民黨的勝利,持續到了1949年是毫無疑問的。

面對島內愈來愈不理性的想法,旅臺6年且多有感觸的他建議,臺灣要能繼續發展,最大關鍵在於「能留住各方人才」。毛澤東曾言,「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中共上位的歷史經驗,不僅靠的是陰謀詭計和權力壓倒性支配,更重要的是,要有其長遠的籌劃魄力;從對手的勝利所取得的收穫,永遠都有幫助、永遠都不算太遲

▼惠臺31條對許多行業釋出利多,其中出版業估:業績至少成長1倍。(圖/中新網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