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間,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狙擊蔚來汽車。
在一份長達29頁的做空報告中,灰熊花大篇幅描述蔚來與其持股的武漢蔚能之間的關係,直指蔚來虛增收入。
灰熊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9月的九個月內,武漢蔚能通過購買蔚來電池和服務,將後者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誇大了10%和95%,即分別虛增了26.17億元和17.77億元。
對於灰熊的指控,蔚來方面稱,這份做空報告毫無價值,包含大量錯誤和未經證實的猜測。
蔚能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它爲何成爲灰熊的靶子?
估值18億
“加電比加油方便,汽油車能去的地方,電動車都能去。”蔚來創始人李斌和諸多高管,經常對外宣傳“換電”的優勢。
早在2018年5月,蔚來首臺量產車ES8下線之際,第一座換電站就在深圳南山科技園投入運營。
在沒有充電樁的場所,蔚來團隊經常幫用戶換電。這被視作蔚來高質量服務的一部分。
到了2020年8月,在蔚來用戶累積換電數量即將達到100萬次之際,蔚來牽頭成立了專注換電業務的蔚能。
蔚能是一家寄生於蔚來的公司,其從蔚來汽車採購電池,向蔚來車主提供換電服務,獲取租金收入。
蔚能公佈過換電用戶畫像,年齡主要分佈在29-38歲之間,收入相對穩定,座駕是價格在35萬至47萬元之間的蔚來汽車,支付能力較強。
蔚能首席營銷官楊震近期在公開場所表示,最近一年多時間,蔚能完成了四輪融資,投資人包括蔚來汽車、寧德時代、湖北科投、國泰君安國際等。其中蔚來持股19.8%,是第一大股東。
蔚能的另一位投資者山東威達,在回覆投資者時稱,其投了1.5億元,持股比例爲8.18%。據此計算,蔚能估值約爲18億元。
截至2022年5月,蔚能運營和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6GWh,預計25年能達到約100GWh以上。
換電燒錢
換電是一個投入高、回報慢的生意。
以換電站爲例,李斌曾表示,“北汽的換電站成本200萬元,我們的要高大上一點,當然也不會高太多。把全國高速佈滿,這點錢我們還是有的。”
蔚能的換電生意,需要鉅額投入,建換電站成本高,購買電池、人員運維也需要持續砸錢。
爲了獲得新資金,蔚能曾公佈2021年前9個月交易數據。這段時間,蔚能從蔚來子公司採購了電池商品與勞務服務,其中電池採購額將近28億元。
蔚能持有的BaaS電池資產數量,從2020年的4115塊增長至40053塊。
這耗費了蔚能大量資金,其除了從投資機構融資,還向銀行借貸。截至2021年9月,蔚能授信額爲85,000萬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爲67,935萬元。
蔚能在官方公號中發佈諸多融資信息,包括髮行新能源電池資產ABS、電池資產ABN等。
收入方面,向蔚能租電池的車主共有1.9萬人,月租金共計1984萬元。就是說,如果租金收入全部用來還銀行貸款,蔚能需要2.8年才能還清。
蔚能數據顯示,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流動比率,從2020年末的2.89,大幅度下降至2021年9月末的0.46。同期,蔚能對於蔚來子公司應付款項高達7.7億元。
此外,蔚能用戶只有1.9萬,卻採購了4萬多塊電池,這是灰熊的質疑點之一。灰熊指控,蔚來向蔚能多賣了約2.1萬塊電池(價值約11.47億元)。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有不一樣的看法,換電站要配備遠比用戶量高的電池量,才能保證用戶能及時更換到電池。
盈利難題
換電是個重資產生意,電池折舊率高,盈利難。
2020年度和2021年前三個季度,蔚能毛利率分別爲47%和32%,隨着年限增長,電池折舊率更高,毛利還會繼續下滑。
蔚能想要盈利,只有擴大用戶量,引入更多品牌。蔚能稱,從2022年逐步開始,嘗試拓展其他車企的用戶。
這並不容易。梅松林表示,相較換電,充電成本更低,對於價格敏感的用戶而言,不划算。
即便用戶願意掏錢,電池技術也是一大挑戰。各家電池適配的是自家車型,沒有統一的電池,無法實現複用。
梅松林補充道,蔚能的換電服務增加的是蔚來汽車影響力,其他電動車品牌也不太會願意採用其服務。
易觀分析汽車出行行業分析師許冰稱,“換電涉及電池資產歸屬問題,私家車用戶相比營運用車車主(出租車司機)更關心這一問題。”
在許冰看來,私家車耗電量小、使用頻率低,快充是理想選擇;營運用車耗電量大、使用頻率高,換電模式性價比更高,補能時間短,更加便利。
梅松林保守預計,換電業務要實現盈虧平衡,至少要5年時間。
灰熊發佈的這份做空報告,讓蔚來港股大跌11%,更給想做C端換電生意的企業潑了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