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賺錢也要會"保收"!永贏基金高楠:尋找三五年內業績快速成長的行業和個股
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權益投資部總經理 高楠
“沒有什麼東西會一直漲,也沒有什麼東西會一直跌,獲得的超額收益要適當保存起來。”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高楠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表示。
這種“保存收益”的念頭,是高楠“做長期絕對收益,順帶賺長期相對收益”投資目標下的具體執行。2021年,高楠以黑馬之姿衝入大衆視野,彼時,他管理的多隻基金業績名列前茅,在管規模一度突破百億元。2023年初,高楠加盟永贏基金,吸引了市場諸多目光。如今,高楠正式加入永贏基金已經10個月,現任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權益投資部總經理,經過與全新權益投研團隊的磨合,即將發行他在新東家的第一隻基金--永贏睿信。
“以前我比較少出來和大家進行溝通,因爲我覺得投資的話,只要自己做好事情就行,但是這幾年經歷比較多,我覺得和別人介紹自己的投資體系也是投資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即將發行新產品之際—罕見接受了記者採訪,系統翔實地分享了他的投資理念。對於新基金的管理,高楠表示,會以絕對收益思路爲長期導向,不定期地把超額收益“存”在相對性價比更高的地方。
高楠是數學專業出身,極爲重視邏輯思考,研究會從很多假設出發,錨定一些細節,先想一些抽象化的東西,再想具體化的東西。在高楠看來,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首先需要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投資體系能夠自洽,產生的策略有效且可複製,並根據市場發展不斷迭代;其次要做到專注,尤其是長期的專注;第三是有一套成熟的投資體系後,每一筆買賣或至少90%的買賣都能按照這個體系去做。
在高楠的投資體系中,他堅持自下而上選股,優選成長確定性標的,基於產業邏輯左側佈局基本面改善的機會,並在右側進行核心數據的驗證,這一策略在他過去的管理中也屢次被證實有效。
站在當下,高楠認爲,權益市場基本已經走過了政策底,大概率處在基本面週期的底部階段。權益資產無論從相對估值,還是考慮流動性溢價調整後的絕對估值都處於較高的性價比的位置。目前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穩定經濟增長、關鍵技術突破和困境反轉機會。
尋找三五年內業績快速成長的行業和個股
今年是高楠從事投研工作的第12年,回顧過往履歷,他曾先後在平安資管、國泰基金、恆越基金任職,在實戰中不斷加深自己對投資的理解,也不斷驗證自己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複製性。
在平安資管時,高楠完成了對多個行業的覆蓋研究,涉及包括農業、輕工、消費、交運、電子、計算機等,能力圈逐步擴展。險資資產配置的思路,提高了他對行業輪動判斷的準確性。
2017年,高楠開啓了公募生涯。他曾管理國泰融安多策略、恆越研究精選、恆越核心精選、恆越內需驅動等多隻權益類產品,任期回報均大幅跑贏市場。2021年半年報顯示,高楠管理的恆越研究精選A、恆越核心精選A近一年收益率121.29%、118.37%,位列萬得偏股混同類第三名和第六名(3/1083、6/1083),業績亮眼並受到投資者持續追捧,其合計管理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躋身“百億基金經理”行列。
2023年,高楠正式加入永贏基金。談及加入永贏基金的原因,高楠透露,“首先,我的職業理想是組建一個團隊,然後大家各有所長,但是要充分信任,這樣整個投資團隊的效率會非常地高,進攻力會非常地強,永贏基金有條件實現我的這種職業理想;其次,我自己對永贏基金的領導尤其是董事長特別佩服,他能夠整體地全面地科學地去評估,能夠理性地決策。”
過往的經歷,和新公司的賦能,讓高楠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框架。他的投資理念是,基於產業邏輯左側佈局基本面改善機會,並在右側進行核心數據的驗證,前瞻捕捉高勝率個股。
“我選股不傾向於常青樹,而是基本集中在三到五年的維度去尋找這一波產業週期中能夠快速實現自己收入和業績放量的公司。”高楠認爲有效(較高勝率,而非僅僅是邏輯上的正確)且可複製(適用於不同市場環境、不同產品規模)的投資策略之一,是以五年左右維度尋找快速增長的產業,並用合適的價格投資相應企業,在企業的快速成長期與其共同成長。
他堅持基本面選股,不把股票標籤化,也並無特殊行業偏好,主要是通過產業邏輯進行左側判斷,並通過核心數據進行右側驗證。一個較爲典型的投資案例是,他在2021年四季度參與投資某逆變器業務相關個股,正是觀察到該公司跨界進入逆變器和儲能行業,實現成功轉型並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品牌影響力逐步加深。右側數據也證實了,因傳統業務穩定增長以及新業務的持續爆發,該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最後這筆投資獲利頗豐。
既要會“賺錢”,也要會“保收”
“選定長期成長邏輯的優質公司後,還要不斷動態優化。”
持續亮眼的業績表現背後,高楠認爲自己最重要的一個投資動作就是“不停地把前期的超額收益存起來”。這是一種基於絕對收益理念追求相對收益的投資理念,背後的核心是堅持持有人體驗優先。
在進行“止盈”這個動作時,高楠的判斷標準是評估市值空間。他表示,想清楚市場、企業的長期邏輯,用遠期的東西反推一個穩態的估值水平,從而判斷其市值的合理區間,進而根據當前市值與合理市值之間的關係決定是否止盈。
“客戶這幾年對於回撤其實都比較敏感,所以在建倉期,更多地可能會從絕對收益的思路出發,在有收益積累的基礎上逐漸增加倉位,直到建倉期結束。”對於即將發行的新產品—永贏睿信的管理,高楠表示,會按照絕對收益思路,先評估下行風險有多大,在下行風險小的個股中兼顧效率,如果這種個股比較多,倉位可能就會高一些,如果個股相對比較少的話,就暫時等待。
當前市場處於高性價比位置
“投資是一個主觀預期與市場預期逐漸契合的過程。”高楠認爲,A股大部分時間都是圍繞3000點上下震盪,能在其中賺錢的人長期來看一定是少數,所以投資體系肯定是要迭代的,“如果跟大部分人的認知是一樣的,在這個市場上是不太可能賺得到錢。”
A股是在變的,沒有刻舟求劍的思路。他講到自己投資體系的迭代,有兩次很重要的變化,一次是在2019年之後,他的體系內核逐漸就從行業輪動專注到了自下而上選股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是我最大的一個超額收益來源,也是給我個人帶來收穫感和成就感最大的一個部分。”
另一次是觀察近兩年的市場其實可以發現很多非業績驅動型的股票一直在上漲。這讓高楠意識到:第一,不能一直持有一隻股票,因爲它總會均值迴歸,所以獲得的超額收益要適當地存起來;第二,市場大部分的時間總有股票在賺錢,所以除去原來那一部分的自下而上純選股的策略,另外一側需要用另外一種審美去解釋,即只看產業趨勢,不看業績驅動,並且這種審美本身是會週期性反覆出現的。
產業趨勢最初的投資基本上會集中在1-10的階段,但是隨着市場的有效性逐漸提高,市場的反應會不斷提前,當一個行業,被市場充分反映了市值高點之後,這些行業的個股特徵基本上都會變成周期股的特徵。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方式也會跟隨市場,去找現在沒有業績兌現度,估值波動率略高,但是產業趨勢確實是可以落地的板塊與個股,比如今年的AI、機器人、衛星等等。
而如何能更早地挖掘達到這種趨勢性機會?高楠分享了他的日常,一是不定期地去找一級市場的人瞭解他們在關注什麼,現在市場從一級映射到二級不需要以前那麼久。二是關注美股,因爲美國是整個科技產業創新的集散地,會領漲也會領跌。三是經常觀察行業普遍面臨壓力時,有哪些公司表現的特別不一樣。
對於市場現階段的判斷,高楠認爲屬於賠率型階段。“權益市場基本已經走過了政策底,大概率處在基本面週期的底部階段。權益資產無論從相對估值,還是考慮流動性溢價調整後的絕對估值都處於較高的性價比的位置。”高楠表示,自己目前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穩定經濟增長、關鍵技術突破和困境反轉機會。
具體來看,穩定經濟增長方向,傳統行業藍籌白馬股正處於預期改善的賠率階段,尤其是資源約束較爲顯著的各行各業的上游資源品;關鍵技術突破方向,關注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以及科學儀器、工業母機等未來2-3年增量顯著的行業,以及國產消費電子、服務器、智能駕駛等領域的進一步騰飛;困境反轉方向,醫藥行業結構上看好創新藥和器械爲代表的創新方向,此外,生豬養殖行業或將出現近年來首次較爲持續的產能去化。
責編:汪雲鵬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