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蛞蝓」壽司藏寄生蟲恐致死 醫示警:沒吃到也有風險

知名壽司店被網友爆料吃到「蛞蝓」,向店家反應卻未得到合理說明。(翻攝爆料公社)

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和老公去日本連鎖壽司店用餐時,發現花壽司中竟然有一隻活生生的蛞蝓,嚇到「這壽司真的新鮮過頭了」爲題發文在爆料公社。感染科權威直言,就算沒有直接吃下,也可能因爲沾染到黏液,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嚴重可能引發腦膜炎而留下神經病變,導致智力受損。

臺北市又爆食安事件,知名壽司店遭網友爆料吃到一隻「活蛞蝓」,向店家反應卻只招待一份甜點,以及一名非主管職的員工道歉。影片引網友留言「吃到真的會死人」。

寄生蟲專家,中國醫藥大學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是發明國內吃下鍋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寄生蟲感染廣東住血線蟲治療方法者,他發現可利用寄生蟲用藥阿本達唑治療該病毒。

黃高彬指出,只要生食,或是食用未煮熟且感染這種寄生蟲的蝸牛、蛞蝓、蝦、蟹、蛙類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就會有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風險,且即便只是食物沾染到蛞蝓等軟體動物爬過的黏液,因爲他體內可能含有第三期幼蟲,同樣也會受到感染。潛伏期約十天到一個月,平均2到3周,不過實際差異很大。

黃高彬表示,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會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如果侵犯眼球,會造成視力受損。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致死率約1%。

他表示,非洲、臺灣原住民等常因爲食用鍋牛,用生菜包烤未全熟的鍋牛也會有感染這類病毒,另外如泰國等外籍移工也常常食用福壽螺,也都有同樣的風險。

疾管署也提醒民衆,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類或蝸牛,處理時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砧板亦需清洗),生食蔬菜水果前務必澈底清洗乾淨,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