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A署長爲西方國家背書 稱貧鈾彈「無重大輻射後果」

圖爲北約組織上世紀末空襲南斯拉夫時,所使用的貧鈾穿甲彈。(資料照/美聯社)

繼英國之後,美國也在本月初宣佈將提供有「髒彈」之稱的貧鈾穿甲彈,供烏克蘭軍隊使用。由於這種武器可能對戰區帶來不小的健康風險,引發各界議論紛紛。不過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昨天在記者會上宣稱,使用貧鈾彈「不會帶來重大輻射後果」,俄羅斯則抨擊葛羅西「沒有說出全部真相」。

根據《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11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從核安全的角度來看,使用貧鈾彈「不會帶來重大輻射後果」。

他補充道,「也許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人們靠近遭受攻擊的地方,可能因此受到污染,」葛羅西說,「但這比較接近一種正常的健康問題,而不是潛在的輻射危機。」

報導指出,貧鈾被用來強化部分穿甲坦克和自動砲彈,儘管輻射性不高,然而鈾依然是一種有毒金屬。當貧鈾彈擊中目標時,鈾會釋放鈾氣溶膠,危及環境和周遭人員。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迴應,葛羅西關於貧鈾彈的看法並沒有錯,但他以核安全的角度來談論問題,顯然是刻意模糊焦點:「他沒有說出全部真相。」

沙卡洛娃指出,當貧鈾被點燃、散發到空氣中時,會釋放出「毒性極高的氣溶膠」:「或許這超出了葛羅西的專業,這個問題應該由化學家來解答,他們會告訴我們累積的重金屬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

美軍在1991年波灣戰爭中曾經使用貧鈾坦克炮彈,據悉在伊拉克造成嬰兒先天性缺陷、自體免疫失調和癌症病例激增。北約組織(NATO)上個世紀末對南斯拉夫發動空襲時,也使用過貧鈾彈。塞爾維亞衛生部長格魯吉西奇(Danica Grujicic)說,這種武器爲當地人帶來嚴重罹癌後果,是一場「可怕且不人道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