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偏袒中國疑案 執董會力挺、美國受挫

IMF總裁偏袒中國疑案,執董會發表聲明力挺,美國受挫。(截自IMF官網)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來遭指控於任職世界銀行期間涉嫌「偏袒中國」、「施壓提高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等事,危及職位。IMF執行董事會美東時間12日發表聲明稱:「重申對總裁格喬治艾娃的領導能力和繼續有效履行職責的能力充滿信心。」使此事暫告一段落。大陸《環球時報》13日引述外媒報導,歐洲國家和中國、俄羅斯對喬治艾娃表達了支持,美國的角色則受到關注。即使在IMF重申支持喬治艾娃,美國官員、議員仍試圖繼續挑動這一話題。

IMF和世界銀行2021年秋季年會於10月11日至17日在華盛頓舉行。美媒報導,喬治艾娃的職位保衛戰,仍可能給世銀和IMF的年度會議蒙上陰影,進而影響她在IMF的剩餘任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9月底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反華狂躁」和「反北京歇斯底里」纔是美國一些人反對IMF總裁的根本原因,這並非涉及所謂的世銀資料的神聖性或她的管理水準,而是關於中國在一個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多邊機構中的作用。美國國會中許多人希望喬治艾娃辭職,原因無非是她不以北京爲敵。

法新社12日報導,近兩月來,喬治艾娃的命運一直懸而未決。她是保加利亞經濟學家,也是首位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IMF總裁,曾擔任世界銀行執行長。9月16日,世界銀行委託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撰寫一份調查報告稱,喬治艾娃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曾向下屬施壓,要求提升中國在世行頗具影響力的《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喬治艾娃否認相關指責,美國議員則要求她離職。

IMF執行董事會12日發表聲明稱,經與喬治艾娃和發佈報告的美國律所進行廣泛討論後認爲,喬治艾娃在擔任世界銀行執行長期間,在處理「涉嫌被操縱的《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時並未表現出不當行爲。「在研究了所有提交的證據之後,執董會重申對總裁的領導能力和繼續有效履行職責的能力充滿信心」,聲明稱,「執董會今天召開會議,以結束對有關問題的審查」。喬治艾娃12日對此表示感謝,並再次重申相關指控「毫無根據」。

英國《金融時報》稱,爲了在喬治艾娃的去留問題上達成共識,IMF執董會已經糾結數天,24名董事之間存在着激烈分歧。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中國、俄羅斯站在一邊,擁護喬治艾娃,而IMF兩個最大股東美國和日本則對她表現出抵制,呼籲進行更長時間「有力的審查」。路透社稱,歐洲的支持很重要,因爲IMF總裁傳統上是由歐洲政府選擇的,而美國政府提名的是世界銀行行長。

美國「政治」新聞網12日稱,以法國爲首的歐盟各國爲喬治艾娃當上IMF總裁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以確保由歐洲人擔任IMF總裁,各方擔心中國、日本和新加坡可能會爭取這一職位。報導稱,在IMF執董會,各國根據在IMF的持股比例擁有一定的投票權。但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歐洲的投票不足以讓喬治艾娃保住她的職位。

《紐約時報》11日稱,美國是IMF的最大股東,在喬治艾娃受到指控後,美國拒絕對她表示公開支持,但最終也沒有要求她下臺。美國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麥克亨利表示,「這一決定糟糕地反映出美國在IMF的領導力。美國政府無視兩黨關切,並屈服於其他國家的壓力。」

德國之聲稱,曾協助監督《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撰寫過程的世銀官員及世銀前首席經濟學家均公開聲援喬治艾娃,認爲相關指控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