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原標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着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積極穩妥”體現了推進“雙碳”工作的總基調,意味着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把穩工作節奏,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

深刻領會“雙碳”意義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尋求包容性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體現了我國對人與自然前途命運的主動擔當。

碳達峰碳中和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助於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效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促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與建設美麗中國的主要目標具有高度統一性和協同性,是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推動一系列重大技術革新和制度變革,增強創新對發展的推動力;“雙碳”目標要求的碳排放硬約束,有利於促進產業空間佈局優化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提升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雙碳”蘊含的綠色發展理念,也有助於中國更好融入並引領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因此,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碳達峰碳中和是能源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爲主,對進口油氣還有一定依賴性。一方面,煤炭採掘和使用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進而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另一方面,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對我國油氣進口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能源安全。“雙碳”工作的推進有利於降低經濟社會發展對煤炭和油氣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性,從而提升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水平。

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環,是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國大力推進“雙碳”工作,將爲各國帶來巨大的綠色投資和綠色貿易機會,支持其他國家實現低碳發展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爲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以系統觀念把握“雙碳”目標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以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統籌考慮,科學把握節奏,注重各項工作的整體性、關聯性和協同性。

一是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着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僅需要在供給側加快產業體系、能源體系、交通體系等綠色低碳化轉型,而且需要在需求側推動創建巨大的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市場,從而更好牽引供給朝着綠色低碳化方向發展,實現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當前,着力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培育和發展綠色消費,這與“雙碳”工作的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是實現技術創新與制度革新齊抓並進。近年來,我國綠色低碳技術在很多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離“雙碳”工作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需強化綠色低碳領域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攻關。同時,還要通過制度革新進一步優化相關體制機制,創造條件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增強降碳的內在動力。

三是實現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典型的具有經濟正外部性的過程,離不開政府的有效支持。各級政府應更好發揮作用,制定行動方案,統籌做好“雙碳”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提高降碳效率和節約成本。可考慮出臺稅收、財政、金融、貿易等方面的碳減排措施,形成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大力完善全國碳交易市場,更大程度地利用市場化機制推進“雙碳”工作。

四是實現區域間協同降碳。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經濟發達程度、技術水平、產業結構、資源稟賦、功能定位差異較大。不同區域應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降碳路徑,可通過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協同優化、綠色低碳技術協同創新、“雙碳”規劃及政策協同對接等途徑實現協同降碳。目前,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開展了一些區域協同降碳的有益探索,接下來需要在全國更大範圍內持續推進。

五是實現國內國際相互支撐。推進“雙碳”工作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僅要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和資源,還要積極利用國際上的有利條件。其一,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上借鑑、吸收國際先進低碳技術,與相關企業、機構合作開展技術創新和培養技術人才。其二,在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我國綠色低碳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其三,加快推進與國際氣候治理相關的規則制度對接,如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碳排放覈算、報告、覈查等標準。

堅持底線思維推進“雙碳”工作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堅持防範風險原則,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創造實現“雙碳”目標的前提條件,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雙碳”工作,使其真正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科學把控“雙碳”工作節奏。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深思熟慮後提出的科學的戰略安排。要堅持總體部署、分類施策,系統推進、重點突破。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科學規劃降碳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行先試、率先探索,不具備條件的地區應努力創造條件,確保穩妥有序、安全降碳。

二是統籌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技術問題需要克服。能源轉型要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堅持節約優先原則,同時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穩妥推進,確保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保障能源供給安全。

三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降碳,重點在於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減污,重點在於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擴綠,重點在於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增長,主要體現爲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它們總體上是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關係。要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將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四是鼓勵先行先試。先試點後推廣,是我國推進改革的一個成功做法。碳排放權交易就是經過試點推廣後逐步建立起來的。目前,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已經正式啓動,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建設工作也已開始實施,未來開展“雙碳”工作還會出臺更多降碳政策舉措。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逐漸推開。

(作者張友國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