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的焦慮背後是父母不肯接受普通

近日,“雞娃”等話題大火,由此引發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也備受關注。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比例已經達到20%左右,孩子們承受着來自各方的密切凝視和沉重期待,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青澀的青春期,已被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覆蓋。所有的活動指向功利的現成目標,那就是要考高分、要成功、要成爲“人中翹楚”。

很少有父母能成功免疫“成功學焦慮”,從孩子出生開始,智力開發玩具早教課程、促進大腦發育的腦黃金補劑就已經無孔不入,很難讓父母們在“培養天才”的美好神話中保持淡定,“如果你不是一個努力的父母,那麼你的孩子就會一事無成”。

教育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兩代人的事情,但是在成功學的驅動下,孩子的身影不見了。他們的興趣和需求都變得不再重要,而被一串串數字化的衡量指標替代。比完奧數國學,比完鋼琴比圍棋,反覆被排名被比較,被捲進越來越湍急的競爭漩渦當中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並不是天生適合考試,他們的時間完全可以花在考試之外的事情上,不會考試並不是一事無成。“只有考上好大學才能算作成功”的標準真的值得推崇嗎?上了普通大學,我們的孩子就沒法過好這一生了嗎?

那些得了抑鬱症的孩子背後,往往是一個生病家庭。不論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問題的成因有多複雜,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家長。放下執念,接受孩子的普通,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尊重孩子原本氣質,讓他自由地發展,成爲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人生

現實中,許多焦慮的家長都是小有成就的人,他們似乎無法接受孩子的普通,無法接受孩子不如自己“成功”。作爲一名畢業國內某985高校新手媽媽,我也經常真誠地問自己:在孩子的自由快樂和一塌糊塗的成績面前,我真的能做到方寸不亂嗎?如果將來孩子過得不如我,這是我的失敗還是孩子的失敗?

經過長久的思考,我終於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人生的延續。如果我的快樂來自於不斷地“升級打怪”,攻克一個個小目標,這些小成就不過也是爲了自我滿足而已。如果他的快樂是通過他想要的方式來獲得,他能夠從中獲得持續生命滋養,那麼這種“不成功”的快樂同樣值得肯定和尊重。

畢竟,我們希望獲得的是有意義的人生,成功本身並不是目的,如果教育都是以成功爲終極目標,那麼我們就只剩下培訓而沒有教育了。著名學者周國平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不被成功綁架的人生,纔是自由的、獨立的。

心理學家們發現,控制感是緩解壓力良藥。比起來自父母的規劃,讓孩子獲得更紮實的掌控感,是他們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聰明的家長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身後出謀劃策、提供支持。接受孩子的普通,也接受他們自洽的完整。(常菲)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