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在進博,感受中國市場的磁石效應

圖爲新聞中心提供的“與海外總裁進博雲採訪”信息。(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雖然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但第三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願熱度不減,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在第三屆進博會閉幕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副局長孫成海如是說。

一次次簽約,一陣陣掌聲,讓第三屆進博會的氛圍不斷升溫。作爲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的“磁石效應”愈發明顯。

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輝瑞互聯網醫療解決方案、樂高的“新春燈會套裝等,一件件展品服務背後,中國市場正前所未有地被世界商家重視。

“‘一帶一路’雙向合作論壇”“2020保險國際論壇”等一系列相關活動,讓採購商在進口產品的同時,共同參與全球產業高質量合作與創新。通過多維度合作,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今年的博覽會,由於疫情原因,跨國公司高管現場參會的難度更大了,但這沒有影響進博會高規格的定位。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高管通過“雲採訪”互動交流,線上參會、線下籤約,更有部分展商接地氣做起了直播賣貨

圖爲一家以“賦能中國新基建”爲主題的外商展臺。(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記者在展覽區域看到,圍繞綠色能源、醫療健康、裝備技術等領域,參展產品正從“爲中國製造”向“爲中國研發”過渡。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洞悉更加敏銳了、舉措更加迅速了。在豐田展區,氫燃料電池汽車、福祉車等展品,透露出其對中國“環境”“交通”“老齡化”等現象的關注;在德國維特根集團的展區,10餘米長的瀝青攤鋪器械,體現了其對中國城鎮化道路建設的關切。

進博會現場,“新消費”“新制造”與“新貿易”突顯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爲中外企業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中國消費者的新需求,爲海外產品的供給提供了成長的“土壤”;5G、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爲智能製造拓展了應用空間;隨着製造和服務的深度融合,中國企業與外資企業正以新的方式融入全球產業鏈的佈局。

第三屆進博會不僅吸引了世界500強“回頭客”,還增加了不少中小企業“新朋友”。在“食品及農產品”“消費品”“服務貿易”展區,這些中小企業有着共性的需求,希望攜手進博會實現經營復甦;一家參展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在海外投資建廠,藉助進博會將優質產品推廣到國內助力國內循環嵌入國際循環,國際循環服務於國內循環。”

進博會不僅是展示的窗口,更是交流對話平臺。與前兩屆進博會相比,第三屆進博會討論的話題,既涵蓋了垂直的專業領域,又增加了跨界破圈”的互動交流,領域更廣闊、話題更鮮活、探討更深入。在“2020保險國際論壇”上,來自保險、互聯網、通信領域的嘉賓,圍繞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等話題,探討了保險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近水樓臺先得月,進博會提供的中外合作機遇,也被上海敏銳地捕獲到了。作爲進博配套活動之一,上海市奉賢區舉辦了“承接進博會,發展新片區”四大千億級產業推介活動。全面展示了各產業的資源、優勢與政策,努力促進優質項目有效對接和合理流動。

第三屆進博會要暫告一段落了,但其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作用,正成爲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6+365天”的開放合作,是時代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