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激光水平儀輔助標定,引導車輛快速入位……”春日夜晚,藏北高原,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某團訓練場鐵路裝載模擬站臺一側,特種裝備運輸連指導員羅建指揮官兵快速完成重裝備運輸車規範入位。
據介紹,該團圍繞“規範引導入位、精準調整到位、捆綁加固到位”探索新的組訓方法,解決了重裝備運輸車鐵路裝載指揮引導難、捆綁加固難等問題,有效縮短了裝載時間。
“黨的二十大強調‘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爲我們開展日常訓練明確了用力方向。”該團領導介紹說,他們通過幹部骨幹領學、專題學習討論、熱點問題辨析等方式,引導官兵深學細研黨的二十大報告,同時鼓勵大家結合軍事訓練大膽嘗試、創新實踐,在解決瓶頸問題、攻關保障難題中推動日常訓練向實戰靠攏,不斷提升作戰保障效能。
科技賦能增效,練兵如虎添翼。訓練考覈現場,三級軍士長苗帥傑剛駕駛重裝備運輸車完成相關操作,考覈成績便同步顯示在電腦終端上。據瞭解,該團依據大綱課目和考覈標準,研發了這套智能駕培考覈系統,具有訓練考覈全程監控、成績自動採集、智能評測判分等功能。
“這一系統的考覈測評精度較以往大幅提升,這要求我們在日常訓練中必須對標實戰、嚴格要求。”走下考覈場,苗帥傑感嘆地說。
“先導組鋪設高原寒區車輛防滑輔助裝置。”面對前方多個暗冰路段,車隊指揮員、該團一連連長孟凡龍下令“保持車速通過”。官兵聞令,駕駛車輛穩穩前行。
指揮車隊順利通過暗冰路段後,孟凡龍告訴記者,這款車輛防滑輔助裝置由連隊官兵自主研發,具有鋪設快、撤收快、防滑性能好等優點,其操作實用性多次在演訓中得到驗證。“黨的二十大強調‘加速科技向戰鬥力轉化’。作爲全軍‘四鐵’先進單位,我們開展科技練兵的同時,必須注重激發官兵創新意識,集智攻關訓練難題,不斷打通制約保障力提升的堵點。”孟凡龍說。
一次次革新,一次次突破。該團官兵在崗位任務中大膽嘗試,刻苦鑽研裝備保障技術,助推團隊裝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直線距離僅幾百米,駕車卻要跑上幾十公里。如何實現物資的高效運輸?”這個問題一直在作訓參謀喬猛頭腦中縈繞,直到他在一份無人機運輸投送訓練計劃中找到答案。
某型無人機列裝後,爲加快形成運輸投送能力,該團抽調業務骨幹成立攻關小組,攜手軍隊院校和相關培訓機構聯合培養無人機運投力量。“場地+”駕駛員組訓法、“星級駕駛員”評定機制、槍械智能化管理辦法……該團官兵把理論學習成果應用於實踐探索,破解了多個裝備訓練與使用中的難題。
“黨的二十大強調‘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藉助新裝備提升保障效能的決心和信心。”喬猛說。
號角催徵,使命在肩。從南國密林到雪域高原,從丘陵山川到荒漠戈壁,該團官兵的強軍步伐越發鏗鏘,高原鐵騎的保障足跡不斷延展。大家表示,新徵程上,將始終保持踔厲奮發、勇毅篤行的奮進姿態,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不斷提升保障效能。(記者 郭豐寬 通訊員 安紅欣 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