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特洛夫事件」 陰謀論60年 可能已有簡單答案

「佳特洛夫事件」的搜救情況。(圖/蘇聯官方照片)

1959年1月,蘇聯9名年輕旅行者(7男2女)在烏拉山脈健行,他們爬的是1座海拔1097公尺的「死亡之山」,當天很冷,氣溫降零下25度,因此9人搭起帳篷休息,然而,他們卻慘死在當地,而且死狀詭異,被稱爲「佳特洛夫事件」( Dyatlov Pass incident)。60多年來,關於這起山難,有各種陰謀論在解釋,甚至還被拍成懸疑驚悚片。不過科學家不信怪力亂神,他們認爲事件的真相可能相當簡單,就是雪崩

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事件之所以離奇,在於這9名男女都死在帳篷之外,這不符合避寒登山者常識。事實上調查人員花了將近1個月的時間,才找齊9名遺體的位署,有人只穿着襪子和長內褲,有人衣服只穿了一半;有些人的骨頭骨折,頭骨破裂;而他們的帳篷半埋在雪地裡,很像是他們突然離開帳篷,卻死在帳逢之外。

另外,有幾具遺體被找到時已殘缺,雖然駭人,但是這一部分卻是最容易解答的,僅因遺體發現的太晚,遭到山區裡的肉食野生動物啃食。

「佳特洛夫事件」中,帳篷是挖去坡角紮營。(圖/live science)

總之,當年蘇聯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9名登山隊員的罹難,屬於合理的自然力量事件,死因是凍死。」,由於詳情語焉不詳,無法對外釋疑,成爲俄羅斯持續最持久的陰謀論事件之一。

說明一下, Dyatlov這個字是登山隊領隊的意思,因此該事件廣泛被稱爲「佳特洛夫事件」。

在蘇聯解體後,「佳特洛夫事件」也引起西方世界的興趣,自從1990年代以來,出現了各種「專家」對其進行解釋,從外星人陰謀、到神秘的「雪人」攻擊,也有人說是蘇聯的火箭試射間接造成。

如今,1月2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的文章,提供了最平庸的解釋:「在不尋常的條件下引發的一次小雪崩」,旅行者們在熟睡時受到雪崩的衝擊,有些悻存者逃離帳篷,結果凍死在外。

論文作者是洛桑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雪與雪崩模擬實驗室負責人約翰·高姆(Johan Gaume),他說:「我們沒說徹底揭開佳特洛夫事件之謎,事實上,由於沒有人倖存,所以事件不會有最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們首度證明了雪崩假說的理性。」

其實,雪崩假說也不是新的看法,早在2019年,俄羅斯聯邦的2項調查結論也是雪崩。之所以未被大衆廣泛接受,是因爲紮營的地方山勢很平緩,實在不像會發生雪崩的地方。

高姆說:「緩坡雪崩理論,長期以來受到各種反駁。第1,當登山隊失蹤26天后,救援人員到達營地時,並沒有看到雪崩的跡象。第2,他們紮營的斜坡坡度小於30度,長期以來都認爲,小於30度的緩坡是不會雪崩的。第3,有證據表明,旅行者是半夜逃離了帳篷,因此如果發生雪崩,是在他們逃離之後數小時才觸發的。當時旅行者在紮營時,切入斜坡以做出一個水平的紮營區。研究人員寫道,帳篷下方的平面和旁邊的雪牆,是當時是一種普遍做法。第4,一些死者身上的傷,是頭部胸部壓迫傷,這不像雪崩造成。」

瑞士蘇黎世大學-岩石與土地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亞歷山大·普茲林(Alexander Puzrin)表示,他們研究了「佳特洛夫事件」發生時的官方記錄,以重建登山隊最有可能面臨的環境條件,然後使用模擬測試,在這些條件下,是否可能發生了緩坡型雪崩,他們的答案是:確實可能。

研究人員發現,紮營地點所在的斜坡角度,實際上比以前報告所呈現的要陡一些。測得的傾斜角爲28度,這已相當接近「最緩雪崩角度-30度」了,而且因爲搜救單位抵達時,已經是事發後幾周了,接連的積雪,已經改變了當地的坡度,使斜坡看起來更平緩,同時也覆蓋了雪崩的痕跡

此外,雖然「最緩雪崩角度是30度」,被認爲是準確的,但這絕不是一個硬性規定。其實有證據表明,雪崩也會發生在更緩的斜坡,甚至坡度小於15度也可能發生,要是雪的顆粒更細,比如一種稱爲「糖粉雪」(一種粒狀結晶冰),因此顆粒非常小,會增加雪崩的風險。因此「糖粉雪」灑在28度的環境時,雪崩並不罕見。

另一個重點就是紮營的方法,就如前幾段提到的,登山隊爲了睡的平坦,他們挖去了積雪,使其變成一個平面,因此緊臨着一堵垂直的雪牆,一但雪牆崩場,是相當沉重的積雪壓在柔軟的帳逢上,這絕對有可能壓傷肋骨和頭骨。

研究人員表示,動態雪崩模擬表明,即使是相對較小的坡度發生的雪崩,也可能導致嚴重但非致命的胸部和顱骨受傷。

小組繼續推論:他們休息到半夜時發生雪崩,積雪幾乎把帳篷給夷平了,有些人身受重傷無力逃出,沒受傷的試着離開帳篷,他們救援被埋住的同伴,並試圖在戶外過夜。很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能夠找到可以保暖的其他替代地方,導致未能熬過這一晚。

研究團隊總結說,「佳特洛夫事件」謎團還有許多可以深究的地方的方方面面,雪崩說至少提供了較科學的說法,雖然絕對不如外星人或超自然來的那麼吸引人。比較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