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遺蹟!當年16人倖存...經遠艦「倒扣12米海牀」終於面世

考古人員發現甲午戰爭遺蹟經遠艦。(圖/翻攝自中國之聲微博/同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某考古隊近2個月在遼寧大連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經搜尋後發現,其中一艘是甲午戰爭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後,大陸再次發現的相關遺蹟。艦體當時倒扣在水下12米處海牀上,經清理後發現了懸掛在艦舷外壁的木質金漆的「經遠」字牌

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爲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由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艦長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戰爭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戰敗損失四艘戰艦,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戰至船體沉沒,僅16人倖存,艦長林永升與200多官兵爲國捐軀。

甲午戰爭遺蹟是大陸水下考古近年的重點之一,這次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

考古人員透過多波束儀器設備採集遺蹟數據,結合潛水探摸和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當時艦體被海底淤泥覆蓋,考古隊便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逐步讓艦體結構露出來,再清理出水文物。

艦體前端保存了艏柱、錨鏈舷板等遺蹟,外圍還有散落大量的艦體構件,還清理出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材質的各類標本全部共有500多件,包括鍋爐艙門鐵甲襯木等艦體結構。

裝備方面,考古隊發發現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砲彈、47毫米砲彈等,以及銼刀扳手旋柄等船載工具。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砲彈、120 毫米砲彈引信等,但因爲沒有經遠艦的出廠檔案,所以推測可能是緊急添置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