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不敵通膨 實質薪資負成長 連三年陷入衰退

企業加薪還是追不上通膨。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發佈最新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總計今年1至3月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爲46,030元,年增2.25%,創近六年次高;但同期通膨率高達2.34%,因此第1季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3,099元,年減0.09%,連三年落入負成長,意味企業加薪還是追不上通膨。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因爲基本工資調升,還有廠商調薪帶動,今年第1季經常性薪資年增2.25%,是近六年次高水準。不過,由於同期物價漲幅2.34%,使得實質經常性薪資無法實現預期轉正,還是呈現年減0.09%。

近五年Q1實質經常性薪資概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至於在總薪資部分,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每人每月總薪資72,263元,年增3.24%,爲近六年最高水準。陳惠欣表示,這主要是因爲疫後復甦相關產業營運狀況改善所致,經物價平減後,實質總薪資年也是呈現正成長,年增0.88%。

陳惠欣還提到,今年第1季經常性薪資年增幅超過2%,表示企業薪資調漲情況還不錯,但受到同期物價偏高影響,使得實質經常性薪資仍是無法轉正。不過,內需服務業暢旺,年終、獎金髮放較佳,推升總薪資表現,若看總薪資表現,今年前三月每人每月平均總薪資爲72,263元,年增3.24%,創2019年以來同期最大增幅,實質總薪資年增率0.88%,則是六年來同期次高水準。

陳惠欣還指出,疫後復甦帶動內需服務業持續暢旺,廠商發放年終獎金、分紅犒賞員工,拉高總薪資表現,以行業別來看,今年第1季住宿業總薪資年增8.27%,旅行及相關服務業大增11.57%,而金融保險業、運輸倉儲業也都有不錯表現,分別成長10.30%、5.63%。

主計總處統計,3月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爲新臺幣46,062元,月增0.33%,年增2%;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6,656元,合計後總薪資爲52,718元,月減35.43%,主因部分廠商於2月發放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所致,惟年增1.5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