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徵關稅前奏?特朗普政府已對製藥、半導體啓動232調查

財聯社4月15日訊(編輯 卞純)美國政府週一披露,已啓動對進口藥品以及半導體對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這被廣泛視爲對處方藥以及半導體徵收關稅的前奏,並有可能令美國掀起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美國商務部在兩份通知中分別表示,已開始調查“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以及“藥品和藥品成分,包括藥品成品”的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這些調查(被稱爲“232條款調查”)始於4月1日,也就是特朗普宣佈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特別豁免了藥品)的前一天。

“232調查”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規定的授權,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進行立案調查。這項調查允許美國總統限制被認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產品進口。

根據法律規定,商務部長應在270天內提交調查結果,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其他官員已經表示,這些工作可能會更快結束。

藥品

針對藥品的調查將涵蓋所有藥品進口,包括成品仿製藥和原研藥,以及用於生產這些藥品的成分。調查人員還將審查關鍵藥用成分的進口情況。

調查將審查具體問題,包括美國當前和預計的藥品及藥物成分需求;外國供應鏈,尤其是主要出口商的供應鏈在滿足美國藥品需求方面的作用;進口集中於少數供應商及其相關風險;以及提高國內藥品和原料產能的可行性。

特朗普上週表示,他將在未來幾周對處方藥進口徵收“高額關稅”。他認爲美國是巨大市場,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對藥品徵收關稅能促使製藥公司在美國開設工廠。

特朗普威脅對藥品徵收關稅讓藥品行業緊張不安。專家警告稱,該計劃可能會擾亂全球供應鏈。 除了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他們還擔心仿製藥製造商退出市場,這將加劇現有的藥物短缺。

半導體

美國商務部針對半導體的調查範圍廣泛,將評估傳統芯片和尖端芯片的進口情況。根據政府公告,此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的進口,以及用於製造這些半導體的設備,還包括含有這些部件的電子產品。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上週五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半導體相關等類別商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

然而,特朗普上週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政府並未宣佈任何關稅 “豁免”,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到另一個關稅類別。

特朗普認爲,對電子芯片徵收關稅將迫使企業將工廠遷往美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週日也表示,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雖不受 “對等關稅” 的限制,但會被涵蓋在半導體關稅中,關稅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後出臺。

232調查往往被美國用作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以 “國家安全” 爲由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今年3月,特朗普還啓動了針對銅和木材行業的232調查。他已利用232調查對進口鋼鐵、鋁和汽車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