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有糖尿病史 醫師靠一碗飯養生術至今未罹患糖尿病

文/謝佳君 圖/洪建德

臺灣有位愛吃米的醫師,堅持天天三餐吃白飯。打開他的臉書,每天早、午、晚都能看到他吃了什麼,只是無論菜色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一定有碗米飯。「養生的不二法門就是吃白飯,白米也是五穀類中最好吃的!」醫師更打趣的說,「如果你看到哪一餐不是吃飯,就是遇到『主婦休日』!」

(洪建德認爲養生之術無他,就是迴歸老祖宗的飲食方式,餐餐都要有飯、菜、肉,均衡飲食。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洪建德餐餐都少不了白飯,更帶便當超過半世紀。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記者前去採訪時,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也是糖尿病專家的洪建德剛用完午膳,吃的正是從家裡帶出來的便當。洪建德已經帶了超過半世紀的便當,本身有糖尿病家族病史,靠着吃飯和天然新鮮的原形食物,至今沒有糖尿病;他的病患跟着他,不只擺脫了視網膜病變失明、截肢腎病變洗腎的恐懼,許多人甚至停用了藥物,在臉書現身說法

(在洪建德的建議下,不少病患透過正確飲食,讓血糖獲得良好控制。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洪建德認爲,70多年來,我們米飯的銷量不停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現代人對米飯存有太多誤解,「其實養生之道無他,返璞歸真,循着老祖先的方式飲食,吃米飯也能很養生。」他也在臉書分享「樸實無華」的力量,「我治療的秘密心法就是侘寂,璞璞白飯,家常飯菜,就是侘飯,吃下去營養,抗衰老,新陳代謝,都走上坦途。」

受訪的時候,他特地爲我們澄清了一些吃米飯的迷思:

A:錯。

許多人認爲稀飯比較清淡,錯以爲更養生,有些老一輩習慣在早餐吃稀飯,但洪建德指出,其實吃稀飯是100多年前、城市化之後纔開始的事。

而無論稀飯、燕麥粥或即溶麥片,吃完一個小時左右就消化殆盡,吸收太快的結果,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再下降,高低起伏相當大,就像在喝糖水,而且很快又肚子餓,導致吃下更多東西。建議生病時或大病初癒後,身體虛弱的人比較適合吃稀飯,但一般正常人或勞動較多的人不適合多吃。

(醫師指出,稀飯消化、吸收快,比較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食用。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A: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洪建德對「精緻澱粉」有一套更好的詮釋:米或小麥等禾本科五穀類被磨成粉或加工,呈現細微粒,它會影響腸胃道荷爾蒙,使人體胰島細胞太操勞(俗稱的高升糖指數),同時也降低牙牀咀嚼能力。

所以許多人把白米視爲比較精緻的澱粉,洪建德認爲這看法只對了一部分,因爲白米只是去掉了米的外皮,但留下百分之八十的米芯,澱粉組織也都還在,不易消化,血糖上升也較緩慢。

就穩定腸胃道荷爾蒙、避免胰島細胞太過操勞的前提,白米和糙米其實都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差異只在於糙米多了更多的維生素B1、纖維和提供益生菌溫牀等。此外,各種米品種的營養素差異很小。

「我不主張白米比糙米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非精緻澱粉最基礎入門就是白米,也是最好吃的原形澱粉食物。」洪建德認爲,白米便宜,容易取得,又好吃,所以帶頭吃白米飯,一旦吃得習慣又能入口,就可以嘗試吃糙米或胚芽米。他也透露,家中有人不愛吃糙米,所以還是吃白米飯居多!

「我主張回到1960年代,就可以健康了。」他認爲米飯養生不求高調,「有人說要當摩登原始人,吃500萬年前原始人的食物,我覺得不可能,因爲石器開始的工具,烹調,與農業這一萬年的進步,原始人的牙齒是現代人的3倍有餘。」

(洪建德認爲,白米飯的營養價值不輸糙米飯,而且更好吃。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A:錯。

「現代人可能100個人裡面,不到1個是因爲吃米飯、熱量超過引起肥胖。」洪建德感嘆地說,現在吃過多米飯的人很少,肥胖主因是吃麪包餅乾,而且大多使用反式脂肪,導致高膽固醇血癥流行率日益升高。更遺憾的是,人類過去長期死於饑荒,米飯曾經是農業社會最奢侈的主食,如今卻將肥胖歸咎於吃飯。

此外,熱量來自三大營養素: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爲了獲取足夠熱量,假使不吃澱粉,蛋白質和脂肪攝取量勢必會增加,可能導致高脂血症、高鈣尿症,引起心血管病、慢性腎衰竭增加、及骨質疏鬆症;或者只減少澱粉,其它不變,這是熱量減少,頂多稱得上是低熱量飲食。

醫師語重心長地告誡,不吃米飯澱粉,身體得付出很大代價,長期無糖飲食的後果,身體的「水平衡、礦物質平衡、及電解質平衡」都呈現負平衡,減去的體重很大部分只是暫時脫水的假象,將來可能出現溜溜球症候羣忽上忽下、厭食症暴食症,「像跟鬼借債,將來都要還回去。」

A:錯。

醫師臨牀也發現,有高血糖問題的人幾乎都來自於吃麪包、餅乾、泡麪、即溶麥片等食物引起,「糖尿病患流行率持續上升,是因爲不吃米飯,不是因爲米飯吃太多!」因爲不吃飯,肚子餓,反而吃下更多不健康的食物。

洪建德強調,不該因爲少吃一碗飯、血糖降下來,就大力鼓吹無糖飲食;從人類演化來看,40億年來、自微生物就開始使用葡萄糖爲主燃料,「要戒斷糖,除非地球倒轉40億年重新開始演化。」

(圖片來源:謝佳君)

A:洪建德建議,三餐都要吃原形澱粉,而且最好秤重,分量主要根據體能消耗及身體活動度。以一碗飯重量約200克來看,壯年男性一餐平均要吃200克米飯,依照活動多寡,可以增加到400克;壯年女性則平均一餐吃160克的飯,活動很多,則要吃到320克。

其次,以一個雞蛋含蛋白質約6克,250cc牛奶含蛋白質8克來看,還要搭配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合成人體的必需胺基酸,平均一公斤體重要吃一公克的蛋白質,相當於理想體重60公斤的成人一天要吃到60公克的蛋白質。但若是糖尿病或腎病變的病患,每公斤只要吃到0.8公克;發育中的學童則每公斤可以吃到2公克。

洪醫師重申,低血糖、肥胖、糖尿病患、或者糖尿病高風險族羣,如多囊性卵巢、甲狀腺亢進、葡萄糖失耐症,更要避開面粉製成的食物、米粉、粿、磨粉地瓜沖泡式燕麥片等,以免血糖劇烈變化。

延伸閱讀:米飯控必學:煮飯黃金7步驟!粥和稀飯差在哪?這樣「熬粥」不容易嘔酸這樣吃飯不發胖:掌握好米黃金比例3大關鍵白米、糙米、紫米..各種米好處,一次分清楚臺灣「精品米」出列!你吃過幾種?※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