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心臟要更強 中航動力募資100億「強攻」渦扇-15

▲FWS-10發動機。(圖/翻攝自鳳凰軍事)

特約撰述/飛行的女武神

喻爲中國發動機龍頭的「中航動力」,近日傳出擬募集上限1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這是該公司上市8年來最大的一次募資,背後凸顯「國家集體輸血,強化造血功能」的戰略意義連帶使成立未久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發」)受到關注。

爲了集中力量製造更大更強的軍用發動機,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發)於2016年8月28日成立,涉及航空發動機主機、傳動和控制業務的上市公司如中航動力、航空動力、成發科技、中航動控、中航商用發動機等全部合併,成爲中國第十二家軍工集團。

出身中航系的中航動力(中航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長期來是中國發動機的重點企業,2009年借殼上市(上市前名爲「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5月,整合了瀋陽黎明(瀋陽410廠、中航410廠)、株洲南方工業(下稱「 南方公司 」)及貴州黎陽動力(460廠)等發動機廠,參與研發、製造「太行發動機」(WS-10/10A、B、C、D、G、H)和「秦嶺發動機」(WS-9);產品範圍則涵蓋渦噴渦扇渦軸渦槳航模發動機等幾乎全部型譜

▼渦扇-9發動機(WS-9),亦稱「秦嶺發動機」。(圖/翻攝自環球軍事

中航動力成立8年,這次10名定增多爲國資背景,其中認購金額最大的是該公司新任實際控制人中國航發,其他還包括陝西航空產業集團、貴州產投、中航基金及中車金證等,其中中國航發擬以現金45億元認購1.40億股,該公司在兩個月前成爲中航動力新任控制人,而公司的組建,是爲迴應國務院實施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所作出的戰略部署

中國之所以用「國家隊」的方式替中航動力注入「真力」,最主要原因是軍用發動機的產值實在太高。2013年前後,中國軍機正處於第二代向第三代升級換裝的高峰,當年平安證券曾試着估算總體產值:假設一架三代戰機價格爲2800萬美元,原裝發動機佔整機價格的25%,未來20年中國三代及相關戰機達到3500架,一架飛機平均更換3.5次發動機,那麼發動機需求就高達772億美元。

▲▼殲-20匿蹤戰機預計未來將裝配渦扇-15「峨嵋發動機」,下圖爲渦扇-15模型。(圖/東方IC、大陸網站

由於中航動力在發動機領域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加上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的強大需求,因此,最近網路上曝光未經證實的訊息指出,在WS-15核心機(渦扇-15,代號「峨嵋」發動機,中國第四代重型/中型戰鬥機而研製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研製後,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又名中國航空研究院624所,位於四川綿陽市,隸屬於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已將技術資料轉給中航動力旗下的瀋陽黎明和貴州黎陽動力,由這2家發動機廠競標

消息表示,由於瀋陽黎明在2011年慶祝批產第四代發動機,而渦扇-10系列就有一個軍用推力10噸,加力推力15噸的改良型研發項目,因此「謎團就解開了」;也就是說,渦扇-10B其實就是黎明試驗渦扇-15的關鍵技術,進行大幅改良的渦扇-15第一階段發動機,黎明做的代工,包括噴管,高溫葉片材料全部來自624所給渦扇-15的技術,而黎陽的完整版纔是「我們所知道的FWS-15」;推測參數渦扇-10B(或者說渦扇-15)第一階段型軍用推力10噸/加力推力15.5噸,FWS-15目標機軍用推力12噸/加力推力18噸,推比由現在的9.5提高到11.7。

文章還分析,2010年12月21日,空軍某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甘曉華被時任總書記胡錦濤簽署通令記一等功,其實這就是因爲渦扇-10B順利交付,也就是說,殲20首飛的發動機在2010年下半年就已經完成了。(編按:《解放軍報報導如下:甘曉華跟蹤發動機最新技術發展,提出國內自主升級某型發動機的研究方案,帶領專案組實現發動機升級換代。)

▼渦扇-10B(WS-10B)發動機。(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央視9月份曾報導,航空發動機被稱爲「工業皇冠上的寶石」,世上擁有核武技術國家有9個,有長程導彈技術的共5國,但是有軍用航空發動機技術的只有美俄中三國,但中國的發動機離全面自主並頂尖水準還有差距,是最後未攻克的工業堡壘,因此必須要加緊攻關。

綜合消息顯示,大陸的發動機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的突破,用於殲-20的渦扇-15也加緊研發,且正在進行「高臺測試」,由於技術含量高,資金需求大,所以中航動力在此時獲得「輸血」,一點也不足爲奇。因爲,除了考慮到國防戰略意義外,一旦研發成功,除了可以實現「強軍夢」,預期的獲利也將十分可觀。

小常識

「中國航發」目前是中國第十二家軍工集團,這代表着多年研討的「飛發分離」戰略終於跨出重要一步。其他十一大軍工集團分別爲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