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法30年 健保署全盤檢討醫療服務支付「兒科列首波」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2024年爲健保法設立30週年,臺灣健保制度深陷總額、點值過低、醫護人力出走的多項困境。健保署宣佈2024年將啓動爲期至少1年的「醫療服務支付標準」改革, 先編列36億元,強化弱勢科別點值,如兒科、婦產科,同步因應國人的醫療需求,如精神疾病、心理諮商等,調整點值,新版支付標準最快2025年上路。

石崇良說,過往醫療服務點值都是個別調整,此次爲首度全盤檢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RBRVS)會針對4500項醫療服務檢討,根據每一個醫療服務,醫療人員要付出的相對勞力、代價、訓練最爲檢討依據。

以神經外科醫師做開腦手術爲例,需要6年以上的專科長期訓練,跟開盲腸的訓練時間就不同。石崇良表示,調整會針對培訓時投入的資源,以及開刀時間綜合評比。

此外,隨着科技發展,不少輔助機器可以大幅醫師縮短手術時間。例如白內障手術,以前病人要住院,現在手術時間縮短,術後就可以返家;「達文西手術」是機器成本高,但也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石崇良指出,將考慮調整給付方式。

石崇良說,由於涉及層面廣泛,預計會花費1至兩年的時間,與各專科討論、蒐集意見整合後,再做跨科別比較,避免不同科別間也會出現爭議、讓給付更公平,最快2025年上路。目前在2024年健保總額已編列專款,醫院及西醫基層分別編列26億及10億元,等到啓動調整就可使用。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點值調整是好現象,但建議不要從健保總額撥款,可從煙捐或是補充保費等處着手,增加經費來源,否則對點值仍有影響,也容易引起其他科別醫師不滿。

首先啓動討論的是兒科,石崇良表示,近期會跟兒科醫學會討論重症,以及加護病房診察費。兒科病人不容易照顧,特別是面臨危急生命重症照顧時更加辛苦,加上少子化讓兒科人力投入減少,會是首要改善目標。另外,長期以來被詬病給付偏低的心理治療也列入改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