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五集大型政論片《你的樣子》第一集《信念》

建黨百年五集大型政論片《你的樣子》第一集《信念》(來源:視頻綜合)

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從腥風血雨的革命戰爭時期,到砥礪奮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無往不勝。

這種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堅,照亮前路啓迪未來。

20世紀初葉,中國凋敝困頓。風雨如晦的歲月,首部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猶如一道閃電,劃破暗夜。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推動馬克思主義走向工廠礦山。面對重重壓迫,越來越多的工人捧起《共產黨宣言》,主動吸收進步思想,汲取鬥爭力量。

人們還把一本本印有“大鬍子頭像小冊子帶到農村。信念的種子,開始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

那個年代,無論身處何地,很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追尋着信念中光明的樣子。

1927年,背叛革命的國民黨,悍然在全國清黨反共”,時任中共永修地委組織部長張朝燮匪徒殺害。遠在莫斯科學習的王經燕毅然回國,在丈夫生前奮鬥的地方繼續革命事業

王經燕和男同志一起跋山涉水,開展農村工作。一年間,全縣共產黨員發展至400餘人。灑滿思念的雨夜裡,她輕吟起和丈夫共同譜寫的歌詞《我和你》,“偉大的理想,共同的志向,讓我們生死與共,我就是你。”

1928年6月,26歲的王經燕被捕後就義。

芳華綻放的25歲和26歲,張朝燮和王經燕緣何帶着牽掛,不惜身死事革命?

後人們,努力從書信中讀懂他們的信念和抉擇。

無數風華正茂的紅軍戰士,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希望。而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1934年,紅軍集結時,江西瑞金華屋村17兄弟曾栽下17棵松樹,告知家人“見鬆如見人”。他們奔赴沙場,一去不返。如今,這17棵“信念樹”,仍蓬勃茁壯。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人們踏上新的長征路。26歲的“背煤漢馬萬水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河北龍煙鐵礦,這裡供應着全國大規模建設急需的資源。

原“馬萬水小組組員餘長清回憶,“他掄着12磅的大錘,後來打800錘,打1000錘。別人三兩分鐘就不行了,馬萬水五六分鐘打一個眼,他的力氣太大了。”真實而迫近的危機感,推着馬萬水不斷往前衝。這位執着堅韌的共產黨員堅信,工人的雙手終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

60年過去了,最初只有18人的馬萬水小組,一步步邁向前方、走出國門,發展成一家年產值近3億元的公司。

大道之行,一以貫之。歷史的江河繼續奔騰向前。

1977年,19歲的黃大年一路北上,從廣西貴縣來到了吉林大學

大雪飄飛的日子,衣衫單薄的他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如飢似渴,全然不覺寒冷。本科畢業時,黃大年在同學的筆記本上鄭重寫下臨別贈言。短短9個字,重若千鈞

炙熱的信念,支撐着這些年所有的付出和疲倦,早已熔鑄成他生命的內核。黃大年的回國,推動中國進入“深地時代”,用5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20年的道路。

英雄無悔,這個畢生追逐理想、堅守信念的共產黨員,在夢想出發的地方,把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

幾代共產黨人篳路藍縷,埋頭苦幹,薪火相傳,從不言棄。

這種信念,源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

今天,同樣的信念正在“後浪”中引發共鳴。

光陰荏苒,地圖上的世界,在百年間發生了深刻變化。混沌長夜的那一束束微光,如今已匯聚成璀璨星河

陵谷滄桑初心依舊。無論在哪個時代,共產黨人追尋理想、爲民謀福的決心從未改變,信念歷久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