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啤酒廠變更用地 北科大:用於產學做市民的活教材

國土署審議建國啤酒廠都市計劃案,北科大校友與支持割地者坐在大門口表達訴求。 記者杜建重/攝影

建國啤酒廠創立迄今已逾百年,內有市定古蹟和歷史建築,日前研擬割出部分土地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引發爭議。校長王錫福今天受訪時表示,「我們(北科大)與文資團體的目標一致。」若北科大接手,將依照108年12月10日通過的修護再利用計劃進行辦理,用於產學合作,當作北科大與市民的活教才。

2016年臺北市政府與臺酒公司曾宣佈研擬將建國啤酒廠規畫爲啤酒文化園區,但延宕多年至今,如今傳出擬分割近三分之一土地予北科大,引發各界討論。日前內政部國土署決議組成專案小組再行討論,也將請教育部與北科大回應文資保存及臺酒產業發展議題,補充校地未來發展具體內容。

北科大「記憶・技藝-百年北科文資薪傳紀實」系列展覽今天揭幕,王錫福表示,北科大與文資團體的意見一致,雙方會持續對話希望解除彼此的誤會。

由於文資團體憂心建啤土地遭分割影響後續使用。王錫福指出,生產線多不在切割範圍內,屆時學校也只會取得小部分舊生產線,若屆時取得分割土地,北科大將依照108年12月10日通過的修護再利用計劃進行辦理,場域將用於產學合作,進行教學、實習、展演,外界要參觀亦可,將作爲北科大與市民的活教才。

王錫福說,土地給學校就是單純作爲教學實習空間使用,希望外界不要往壞處思考,畢竟國立大學不是私人團體,「土地給北科大也還是在國家手上,所有作爲都受政府監督。」屆時待內政部召開會議,北科大將如實說明計劃。

王錫福表示,北科大現已設有建築系、設計系、文化事業發展系等,都和文資場域息息相關,部分教授也多是文資審議委員或都市計劃委員,且現今國內已有大學協助維護古蹟的案例,「北科大確實有能力做。」未來也盼成立委員會,並整合、納入文資團體量能。

北科大過去於臺北工專時期,1970年代曾配合臺北市都市發展,將3.3公頃校地供市府徵收,作爲建國北路與忠孝東路道路用地,校地因此銳減爲9.6公頃,但近年學生人數持續成長,校地不敷使用也影響教學、研究發展。

王錫福也表示,北科大在萬里有一校地,但於921地震後修法已不敷使用,北科大近年也嘗試將地歸還予國家。又近年政府多爲大學找地,但通常多成效不彰,在於離校本部太遠,既有的院系所多不願移至其他校區,只能安置新創設的學院,而建國啤酒廠就在北科大旁,才希望作爲既有校地的延伸,妥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