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荷包的戰爭 全家開第一槍

圖爲全家便利超商。(本報系資料照片)

全家導入Clean Label潔淨標章,目的是把人工添加物壓在6百項以下; 惟標榜天然、健康的口號人人都能喊,問題在於是否做得到。

日前全家便利超商導入由歐洲發起的Clean Label潔淨標章,包括佳格、聯華與南僑皇家可口等大咖食品廠都站臺,近百家供應商一同響應,企圖在競爭的市場中,找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只不過,起源於2011年的Clean Label,當初也是由英國通路商發起,目的是針對食品減少人工化學合成添加物的訴求,2015年歐盟以國家高度積極推廣,花了3年時間,至今效果仍不高。

要符合Clean Label標準爲人工添加物要少於599項,比起現行合法添加項目共計8百種,減少幅度高達25%,全家設定2020年潔淨規模要達百億元,對於食品製造商更是一大挑戰。

拿掉化學添加物 成爲挑戰

食品工業研究所所長廖啓成分析,加工食品佔整體食品供應近4成,截至目前人工化學添加物替代率僅6%至10%,凸顯出要拿掉人工化學合成物,說得容易,要做到卻十分困難。

其主要瓶頸有三:

第一,口感改變影響銷售。消費者已經習慣人工添加物的口味、風味,一下子要調整爲天然添加物,勢必會與過去熟悉的味道有所差異。

佳乳食品總經理戴建宏提到,以前吃完御飯糰再喝鮮奶茶,飲料的味道可以壓過御飯糰,可想而知,鮮奶茶的味道很濃郁;但佳乳推出減少人工添加物的鮮奶茶後,結果業績卻是大幅下降,那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撐下去,所幸這幾年銷售量逐步回升,代表着消費者開始有健康意識。

聯華食品公關汪姵吟也指出,一開始給家人嘗試自家純天然堅果飲,家人普遍反應不太習慣新口味,20包的堅果飲要喝到一半,纔會慢慢習慣天然味。

顯然減少人工添加物,意味着產品配方也要跟着調整,只是當消費者認爲口感改變,往往就認定是「不好喝、不好吃」進而變心,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第一步沒有立即抓住消費者的胃,後面要力挽狂瀾勢必要花更大力氣。

第二, 研發製程難度提高。佳乳早在5年前就開始自發性做減少人工添加物的工作,不過內部發現,在實驗室試做與上產線大規模生產結果可能不同,儘管配方相同,但因爲規模量放大數倍,可能失去最佳風味。

戴建宏直言,「一開始員工都很反彈,每次實驗室同仁都會問,還要再試嗎?真的會成功嗎?」不過同仁也都瞭解,這個方向對消費者是好事,因爲這是更接近真材實料,所以後來員工也比較能接受。

除此之外,Clean Label認證是針對每一個品項,南僑關係企業旗下皇家可口所開發的芒果雪酪,透過增加新鮮果汁含量,將芒果汁含量拉高至52%,減少人工香料後完成認證;如今皇家可口再挑戰大福冰,至今已花了4個月的時間研究,「目前最明確的進展,是研發人員加班費。」該公司人員開玩笑地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