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美麗·見活力·見未來——從湖州“三重蝶變”看見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圖景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5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見美麗·見活力·見未來——從湖州“三重蝶變”看見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圖景》的報道。

立夏時節,萬物並秀,湖州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穿行這片清麗地,舉目是煙雨,推窗即江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湖州,持續提升生態“高顏值”、創造經濟“增長極”、增強發展“創新力”,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率先開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以綠色發展的磅礴動能推動生態、經濟、社會精彩蝶變。

在綠水青山間,見美麗、見活力;在湖州,見美好、見未來。

從“先行地”到“示範地”,處處見美麗

一條潯溪,船隻來往,一派靈動圖景;水榭樓亭,青磚黛瓦,皆可成詩入畫……沿着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前行,“水晶晶”的南潯古鎮映入眼簾。

“幾年沒回來,南潯更精緻了!”回鄉探親的周先生說,河道重新疏通,沿岸建築得到修繕升級,創意咖啡、親子樂園、主題民宿等各類業態紛紛入駐,新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依託水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南潯古鎮核心區河道主要水質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透明度大於1米,越來越多美景重現流動的光彩。

湖州,“城水相依”讓人流連,“村美民富”令人嚮往。

走進德清縣鍾管鎮蠡山村,古色古香的建築點綴在一片江南園林間。26歲的民宿管家柴秀紅正忙着接待泛舟而來的客人。

“我們定製了專屬的鄉村遊路線,請遊客們體驗好山好水的‘慢生活’。”柴秀紅說,她所在的“蠡山沄居”集民宿、婚慶、影視製作等多業態於一體,是村裡打造的“網紅”景點。

空中俯瞰德清縣蠡山村蠡山漾的美麗景色。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蠡山村曾有出了名的‘三個最’,房子最舊、道路最破、環境最差。”蠡山村黨支部書記馬煜明說,爲徹底改變這一狀況,蠡山村系統規劃、連片整治、連通水系,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2023年,“蠡山沄居”接待遊客近萬人次,爲村民增加超百萬元的租金收入,不少人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碧水悠悠的古鎮、風光秀麗的山村,是湖州實施“千萬工程”,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建設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湖州在美麗浙江考覈中實現“十一連優”,生態環境公衆滿意度連續9年上升。

2022年,綠色發展先行地湖州,成爲全球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範區。獨有這份殊榮,正是:“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從局部美到全域美,從生態美到生活美,從形態美到氣質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湖州美麗蝶變。

持續打造“最有感”營商環境,“雙向奔赴”見活力

“原本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全都順利解決了!”江西大學生張文濤帶着創業項目入駐長興縣龍山街道未來創業園。不久前,他在政務服務“四季便利店”,用30分鐘辦結了營業執照、社保等相關業務。“以後辦事不用來回跑,省時又省力!”他說。

記者看到,“四季便利店”內設有服務專窗、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還有專業的服務人員提供指導,已爲企業、商戶辦理各類事項380多件。

近年來,湖州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幹爭先主題實踐爲總載體、總抓手,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從企業獲得感入手,立足企業視角,全方位、全過程、全閉環打造“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

新能源充電服務商能鏈智電2022年落戶安吉後,實現了當年招引、當年落地、當年上市,發展速度令人矚目。

能鏈智電創始人王陽表示,企業落戶後,安吉聯合各相關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倒排每日工作計劃,助推企業開年就發力。企業上市前,安吉還組織了十多場研討會,提供精準高效服務。“這讓我們很感動。相處越久,越覺得安吉這個朋友靠得住。”王陽說。

聚焦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湖州進一步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促進公平市場競爭、支持拓展投資領域、加大主體培育力度等十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受惠於新政,位於吳興高新區的先登高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主體廠房結頂時就提前領到了補助。“企業隨即將這480萬元用於設備購置和工程建設,有力推進了項目建設進度。”總經理韓擁軍說。

截至2023年底,湖州已培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6家、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8家、上市企業5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2家。2023年,來湖州考察客商批次是往年同期3倍。

業內人士說,湖州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的蝶變,得益於營商環境的賦能加碼。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湖州、紮根湖州,成爲這座城市的“最佳合夥人”,這就是“精誠所至”。

從“走出大山”到“青年嚮往”,廣闊天地見未來

沿蜿蜒山道步入竹海腹地,潺潺流水帶來清涼愜意……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小杭坑”露營基地裡,遊客徜徉在綠水青山間。

“‘五一’期間,有2萬人次遊客來夏陽村‘打卡’。”夏陽村黨支部書記、“85後”青年鮑鑫說。

夏陽村這個地處浙皖交界、開車到縣城需一個小時的偏遠山村,已成了由年輕人打造、受年輕人喜愛的“打卡地”。精彩蝶變背後,是一場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小時候,努力學習是爲了走出大山。長大後,心裡建設家鄉的種子被喚醒了。”2020年,鮑鑫辭去上海的工作回到家鄉,村子換屆選舉的時候,他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夏陽村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只有30歲出頭,半數村幹部擁有一二線城市工作經驗。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夏陽村建成10個各具特色的露營營地,開發配套業態,村集體年旅遊收入增長到1200萬元。

青年們說,在羣山環抱中實現個人價值,他們由衷感到幸福。

這份幸福,來自開放包容、普惠均衡。安吉縣近5年新增就業創業青年近5萬人,“中國童裝之都”織裡鎮常年有30多萬新居民奮鬥打拼。2023年,湖州全市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爲1.57,是全國發展最爲均衡的地區之一。

這份幸福,來自民生小事、高效治理。2023年,湖州市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全市財政民生支出447.5億元,佔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3.7%。

這份幸福,來自精神富足、奮鬥可期。行走在極具青春氣息的山、水、景、城,可達杭州、南京、上海的“一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各類研發機構、創新空間鏈接全球資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及光電、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帶來廣闊前景……

青年引領未來,青年事關未來,青年決定未來。湖州在好風景里布局新經濟,搭建大舞臺,創設新工位,打造磁吸場。2023年,湖州全市新集聚大學生和各類人才9.8萬人。

“結合湖州的特色優勢和競爭力所在,我們提出打造生態文明典範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努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圖景,人人蔘與、人人創造、人人享有。”湖州市委書記陳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