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禁奢令」造就基隆繁華年代 委託行商圈力拚轉型

基隆市在1960年代因爲禁奢令政策,讓船員等夾帶舶來品寄賣的委託行盛行,但隨着時代變遷也導致委託行沒落。基市府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邀請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左),與市府發言人餘治明(右)分享基隆委託行昔日的榮景,以及如何因應社會變遷與挑戰。(基隆市政府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在1960年代因爲禁奢令政策,讓船員等夾帶舶來品寄賣的委託行盛行,但隨着時代變遷也導致委託行沒落。圖爲1965年基隆孝二路的委託行商家。(基隆市政府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在1960年代因爲禁奢令政策,讓船員等夾帶舶來品寄賣的委託行盛行,但隨着時代變遷也導致委託行沒落。圖爲1968年基隆的委託行商家。(基隆市政府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早期基隆委託行盛極一時,全盛時期有200間店家,吸引高端客羣前來消費,本週基市府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特別邀請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爲民衆分享基隆委託行昔日盛極的榮景,以及當時環境下產生的「獨特職業」,並說明委託行如何因應社會變遷與挑戰,重新融入文化與創意,成爲基隆城市的獨特亮點。

邱孝賢表示,委託行源自於國民政府遷臺後,許多大陸地區的民衆定居於今日孝一路、孝二路一帶,由於遷臺人士不少從事船運業,加上當時「禁奢令」嚴格限制舶來品的輸入,因此許多人在海外購買各式舶來品,等船隻在基隆靠港後,再送到委託行寄賣,其中違法夾帶船員被民衆戲稱爲「海蟑螂」。當時駐臺美軍也會寄賣手邊值錢的用品,漸漸地形成了現在的委託行商圈。

邱孝賢說,民國40年代到70年代是委託行最爲興盛的時期,鼎盛時期商圈內有高達200多家的委託行,銷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從服裝、帽子、菸斗等時尚用品,或是兒童的糖果玩具等,都可以在委託行滿足需求。

但隨着運輸進步與貿易更爲開放,民衆對委託行的依賴明顯降低,導致商圈逐漸萎縮,在地方創生團隊進駐後,透過環境的改善以及舉辦市集等活動,活絡當地的經濟。此外也申請文化部補助,透過圖像等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委託行的在地故事,希望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委託行的文化。

邱孝賢強調,爲了振興委託行商圈,商家們也成立委託行商區發展協會,在11月開始便會掛起聖誕燈飾,營造出聖誕氣氛。同時協會也成立了「福氣委託行」,除了在一樓可以購買基隆特色的名產外,二樓也可以做爲用餐的空間,三樓規畫作爲講座、夏令營等活動的空間,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基隆這片土地的歷史。

市府發言人餘治明表示,早期貨運流通不易,多仰賴船運,基隆作爲北臺灣的國際港口,逐漸形成委託行商圈,也成爲當時精品的集散地。隨着時代演進,委託行商家也逐漸邁向轉型,結合故事、文創、美食等元素,賦予委託行全新的生命。建議遊客下次來到基隆不妨走訪委託行,一起見證文化與創意的結合,來一趟真正的尋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