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全球科創策源地“灣區之心”出王牌組合

我國首座深水科考專用碼頭——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

南沙區政府和廣海局聯合共建前沿的海洋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及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南沙科學城引領區域科創生態建設。

高質量發展大調研之南沙

後來者趕超

當《廣州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2—2035年)》於去年6月正式印發,南沙立起了“定海神針”,以科學城這張“世界名片”,闖入全球科技制高點的競技場。

在科技創新這個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上,“科創中心”爭奪戰正在我國愈演愈烈,粵港澳大灣區瞄準“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內部早已風起雲涌。一條精心佈局的“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以廣深港、廣珠澳兩路在大灣區呈“人”字形交匯於地理幾何中心南沙,使南沙肩負着打造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點承載區的特殊使命,劍指全球科創策源地。

能否成爲策源地,與太多因素掛鉤。南沙儘管早年鮮少科創服務業態,如今也憑藉基建水平提升、創新體系建立和重磅政策扶持,以明顯的後發優勢初步形成競爭力,並在深水科考領域率先打造“王牌組合”。登高而望遠,南沙在探索後來居上的自我發展路徑。

南沙構建了“一廊一核多園區”新格局,以南沙科學城爲核心向外延展,構築一條銜接科學城兩翼、匯聚全球高端科技資源的創新走廊,進而形成貫通南北,連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科技發展大動脈。

科學融城

“科創策源地”並無統一界定標準。《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南沙科創“十四五”規劃)定義其爲“科技創新活動策劃和發源的地方”,立身之本是以原始創新能力和原始創新成果輻射能力爲核心的創新策源能力,根本任務是產出重大原創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早年,臨海的南沙長期以貿易經濟、臨港工業爲主標籤,在廣州“適度重型化”的驅動下佈局重化工業,科技創新着墨甚少。受時代浪潮衝擊,區位稟賦突出的南沙陸續擔起多重國家戰略使命,開啓它的“科創時代”。

創新型城市首推科學城,它早已是城市吸引全球前沿科創要素的標杆。2019年5月,廣州市與中國科學院正式共建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在原有的區域經濟基礎上打造區域的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穆榮平成爲南沙科學城發展藍圖的謀劃者、起草者。

南沙要做“後起之秀”,有沒有“捷徑”?穆榮平指出,早期的科學城以佈局大科學裝置爲主,如今其周邊集聚了一批創新創業園區,這是國際大趨勢。因此,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不侷限於大裝置,提出四大願景:創新全球化、製造智能化、服務數字化、環境綠色化。顯然,南沙科學城必須引領區域科創生態建設。

面積99平方公里、西北—東南走向的南沙科學城佈局了“一體兩翼三支點”。“一體”核心功能區域內集結了明珠科學與創新園、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核心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區、明珠灣高端科學和金融服務區、南沙樞紐粵港澳創新創業深度合作區。

南北“兩翼”建設慶盛產教融合數字創新示範區、廣深聯動未來產業創新示範區,再以萬頃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黃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和龍穴島海洋科技產業集聚區爲“三支點”。

若從虛擬空間上看,南沙要以南沙科學城爲核心,構建廣州協同創新圈、粵港澳合作創新圈和全球合作創新圈,編織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合作創新網絡。

於是,放大到全域803平方公里,南沙構建了“一廊一核多園區”新格局,以南沙科學城爲核心向外延展,構築一條銜接科學城兩翼、匯聚全球高端科技資源的創新走廊,進而形成貫通南北,連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科技發展大動脈。

這形如一朵藤蔓上綻放的花。“大科學設施在最內核,周邊是研究型大學、國家科研機構這種戰略科技力量,之後是創新創業,再往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再往後是戰略創新產業集羣,這恰恰可以看到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態勢。”穆榮平說。

三年前,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周春山參與了南沙科學城的空間規劃評審。“科學城的規劃要做好‘科創’要素佈局與‘城市’要素佈置。”他向南都記者表示。“南沙科學城利用生態優勢規劃打造藍綠空間,又利用科學要素賦能城市,構建‘科學+城’的總體空間結構。城市功能組團與科學功能組團通過重要的軌道站點進行組織聯動,形成與城市賦能互動的空間結構。”城市品質的提升,將給南沙的創新生態賦予人氣。

王牌組合

科技創新涵蓋科學、技術、創新三個層面:科學負責探索真理,創新強調創造價值,既有技術賦能的應用創新,也有無需技術的體制機制創新等,技術則介於科學和創新之間,是實踐導向。

科創策源,基礎科學必須直面創新效能的挑戰。穆榮平曾提出,科學城要建設創新能力,還要讓能力作用於發展以創造價值,包括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乃至文化價值,這也就是“產學研融合”。

南沙科創策源的“地形”漸顯,需要完整的科創體系打好“地基”,背後指向了科學體系與創新體系的深度融合。

科技領域涉及面廣、各有前沿,因此科創策源地並非“全能選手”,只能是“特長選手”。找準適配的核心領域,讓科學、技術和創新共生共榮,纔有可能成爲未來的策源地。

南沙聚焦深海、深地、深空等戰略前沿領域,初步構建起“1+1+3+N”科創平臺體系——以南沙科學城爲主陣地,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爲原始創新主力軍,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等爲前沿研究戰略支撐,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高水平科研機構爲技術供給主平臺。

挺進深海是南沙的使命,也是南沙最有機會率先成爲策源地的領域。它的發展思路很清晰:

建設前沿的海洋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及前沿交叉研究平臺,集聚頂尖創新主體,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同時,創建海洋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室,構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優勢、創新人才優勢和全球合作創新網絡優勢,成爲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再者,發揮原始創新策源地優勢,構建海洋等領域專業化創新創業生態,培育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成爲戰略產業策源地。

“南沙最重要的一個特色是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的創新中心,可以看到中科院南海所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包括天然氣水合物及相關的地質研究力量。南沙要成爲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產業策源地。”穆榮平稱。

自2020年以來,在南沙區政府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廣海局”)聯合共建之下,我國首座深水科考專用碼頭建成啓用,我國首個、全球最大的大洋鑽探巖芯庫全面建成,我國深海資源領域首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啓動建設,我國首艘超深水科考船“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完成主體建造併成功首次試航,誕生“科考碼頭+巖芯庫+大洋鑽探船”這個“王牌組合”。

大洋鑽探被譽爲海洋科學界的“皇冠”,國際大洋鑽探計劃是目前歷時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全球性科學計劃。誰掌握了大洋鑽探技術,誰就能在國際海洋領域掌握話語權。隨着“夢想”號與巖芯庫的建造完成,我國將和美國、日本、歐洲一樣具備自主組織航次的實力,有望從“參與者”轉變爲“主導者”,“夢想”號將是全球唯一具備1.1萬米鑽探能力的大洋鑽探船。

這正是南沙“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創新體系完善的有力證明,將迎來市場繁榮的驗證。

頂層創新

城市經濟發展呈現非均衡分佈狀態,科技創新也如此,“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對於“後來者”南沙而言,政府務必要有效引導,用好要素稟賦結構,才能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實現“小步快跑”。

業界有觀點分析,全國的“科創中心”主要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強勢政府+頂級院所+卓越人才”的“北京模式”,輸出至上海、南京、武漢、西安等大城市;另一種是“服務型政府+傑出企業+風險投資”的“深圳模式”。可見,在不同發展條件下,政府會扮演不同角色。

南沙更像深圳,在缺乏原始資源優勢的起跑線上,更要依靠政府建起強科技創新機制,着眼市場競爭需求,營造好優質營商環境。

南沙科創“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創新政府管理方式”。這是科技創新所必要的創新。2022年8月,南沙交出了特色答卷——南沙新區科技系統黨委正式成立,這是廣州首個科技系統黨組織,也是首個國家級新區科技系統黨委。

南沙科技系統黨委設有班子成員13名,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任首任書記,成員主要包括區科技局、區科協、科研院所、科創企業等25家單位。黨委建立了科技工作協調機制,盯緊科技創新難點、痛點、堵點、淤點開展靶向攻堅,並搭建了政產學研用的特色平臺,支持科研院所和企業做創新的主角,政產學研協同發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鍛造“撒手鐗”技術,研發更多“根技術”。

前兩年,南沙希望聯合廣海局,謀劃全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和商業開發總部基地,南沙科技系統黨委就發揮了主導作用。廣海局科技處副處長、測試所副所長鄧義楠告訴南都記者:“南沙要推動可燃冰資源開採產業化,就要打造產業鏈。我們會給政府提供建設清單,由政府牽頭佈局,包括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招商引才、規劃用地,培育產業生態。”

2023年年底,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首次在海洋科創層面拓展延伸。文件明確要打造全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和商業開發總部基地,利用南沙在地平臺,推動更多創新資源進入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商業體系。這有助於推動延伸海洋創新鏈條,在深海科研領域持續催生更多原創性、系統性創新成果。

“我們會重點協助南沙引入更多海洋科技企業,集聚優勢力量。”鄧義楠說。“可燃冰是高效、清潔的戰略性能源資源,目前正處於試採階段。我們計劃2030年實現產業化開採,這將給整個能源產業鏈發展帶來顛覆性變化。”

誠然,企業是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政府要激勵有實力的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更要優化體制機制,推動國有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優化商業生態,實現全面轉型。

南沙全區研發投入強度已提升至5.46%,佔比居全市第二。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對設立在先行啓動區的高新技術重點行業、信息技術等八大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所得稅。同時,對南沙4個重點領域高新技術重點行業的企業進一步延長虧損結轉年限,這屬於“國內首次”。

“企業所得稅從原來25%降到15%,這是實實在在爲企業減負。”廣鋼氣體(廣州)有限公司是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新研發中心總經理劉繼雄告訴南都記者,一年節省的上千萬元可再次投向創新研發,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下,廣東更注重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推動“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題”。南沙,或許有了更多底氣。

開放合作

“全球科創策源地”的目標再宏偉不過,這能深刻感受到,知識無邊界,創新亦無邊界。

“前輩”上海、深圳,最大的優勢是開放,南沙亦然。坐擁廣深港澳科創走廊關鍵節點,南沙要彌合與頂級科創城市之間的鴻溝,必須要加速推動粵港澳科技創新珠聯璧合。

這些年,爲破除創新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南沙確實積累了不少經驗成效:

實現了向香港跨境支付科研資金,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打造了全國首個“點對點”跨境專線,落地了“澳科大-大灣區”科研數據跨境專網項目。截至目前,南沙分中心已爲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在內的300個港澳及海外科研用戶團隊,提供超過2.5億核時的超算服務。以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爲支點加快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推動300餘項粵港成果需求實現精準對接。

南沙慶盛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的高鐵車次已增至9列,客運港與香港中港城全天往返船次增達6趟。受益於港澳青創“新十條”,帶着南沙的人才推薦工作指引,越來越多的境外高層次人才走進南沙、落戶南沙。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等國家和省級重大政策接連落地,在機制建立等方面,爲南沙從更高層面消滅了“頑疾”。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爲主打造重大合作平臺體系框架,南沙也更加重視與大灣區內其他平臺、地區的協同發展,打造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範區,推動區域科技創新互動、產業融合互促、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這是良性的合作。

帶着原始技術來到南沙,香港科技大學博士朱龍潛已紮根六年,如今是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建築物能源研究中心經理,團隊研發的“被動輻射製冷技術”將在今年開展市場推廣。“可以預見,‘新質生產力’一定會吸引更多優秀的原始技術到大灣區落地轉化,未來在南沙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他感嘆。“但壓力也是動力,經過優勝劣汰,才能讓更多可用之於民的優質技術轉化落地,真正利於社會發展。”

當然,推動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南沙仍舊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聯合港澳制定精準的“共性核心政策+特色專項政策”體系,催化聯合科創的“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