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白目≠直率!刺傷人還罵「玻璃心」...反擊靠這句

▲職場上很容易遇到「說話直」的主管。(圖/免費圖庫pakutaso)

文/楊嘉玲

不知從何開始,人們總把「說話直」和「沒心機畫上等號。好像講話越不修飾,代表此人越坦白、率真。特別是在網路上,越直白的發言,越容易獲得關注,甚至能競選國家要職。假使有人提出質疑,就會有人緩頰說:「他只是刀子嘴豆腐心」、「直腸子的人比較不虛僞」,把這種行爲昇華成一種「瑕不掩瑜」的藉口

即使心裡已經在淌血,仍要笑笑地說沒事,以免顯得自己修養不夠、氣度狹小。卻從沒有想過,那些話聽在當事人耳裡,會有多難受。

大家都默許這種行爲,久而久之,那些說話不經思考的人,便可以披着直率外衣,毫不掩飾地傷害旁人。甚至成爲一種團體習慣文化,使得你對於那些帶刺的話變得麻痹,深受情緒虐待還不自知。

有一次,某個學員邀請主管參加講座,希望能夠改善部門的工作氣氛,別每天上班都像是活在地獄裡。

我知道學員想要藉由外界的力量,讓主管有些改變。因此,活動結束,我刻意上前寒暄兩句:「謝謝你們過來,今晚的內容有沒有哪一部分特別有感覺?」當然這句話是對着主管說的。

笑話我聽過了。是她要我來的,我想以她的程度差不多就這樣。」架子擺得老高,一副事不關己。

那瞬間,我很想立馬回嗆:「是啊!不然她早就換工作了。」瞥見學生滿臉歉容,到嘴的話,還是吞了回去。

換口氣,心平氣和地說:「謝謝你讓我知道,原來你對笑話在意的程度更甚於專業內涵。」

見我沒有動怒,他竟回:「不用客氣,我這個人很愛分享的,有什麼說什麼。」

翌日,學員捎來了訊息:「老師,昨晚很抱歉。我主管沒什麼惡意,他比較不習慣說好聽的話。」

▲面對「直率」的冷嘲熱諷該如何應對?(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坦白說,道歉與否,不是我在乎的事,我真正在乎的是學員在辦公室得經常忍受這樣的嘲諷嗎?我試着關心:「他常用這樣的口吻跟你說話嗎?」

「滿常的,昨天還算小case。平常如果我做了一件他不滿意的事情,他會說:『如果你的教授知道你把工作處理成這樣,他會情願你不要記得他,告訴別人他是你老師。』之類的。」

「那你怎麼解讀他的話呢?」

「其實,他不是個壞人,也常常幫大家爭取權利。就只是講話比較直,也是好意提醒啦!」

「好意提醒」四個字,看得我直冒冷汗。難道這學生的自信已經被打擊到體無完膚,分不清什麼是「好意」,什麼是「惡意」了嗎?

其實「講話直」和「講話刺」是兩個不同的向度。但我們所受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卻常把「恐嚇」當「直接」。你一定聽過類似的話:

▼面對跟工作內容無關的人身攻擊該怎麼辦?(圖/免費圖庫pakutaso)

「你那顆頭如果不是連在脖子上,早就不知道掉到哪去了?」

「你靠電視那麼近,是想要瞎掉嗎?」

「這樣的水準也能上T大,臺灣真的沒人才了。」

「連一份簡單的報表都做不好,真不知道你大學是幾分考上的?」

仔細分析這些句子,你會發現這裡頭都夾雜着批評和偏見,卻不明說,拐個「彎」,希望你自己對號入座。假使你提出反擊,對方還會說:「我又沒有說你沒能力幹嘛反應這麼大。」像捱了一記悶棍,還不能叫痛。

那些說話帶刺的人,就像拿一把沒有鞘的上街,大搖大擺地走路,旁邊的人因爲太靠近被劃傷,想討個公道,還要被酸「走路不看路」。你不覺得荒謬嗎?

而一般人之所以會認爲這樣叫「直」,是因爲這些話帶來的情緒衝擊很「大」。心受傷了,卻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好合理化對方的行爲是「直接」,讓自己好過一點。而不是他說的話,真如他表面陳述的直白。

▲講話直率不等於偷渡自己的情緒發泄。(圖/免費圖庫pakutaso)

真正講話直的人,是會直接說出他的想法和期待,你不用猜就能懂得他的想法,而非將情緒夾雜在其中,偷渡闖關。同樣的意圖,也可以這麼說:

「我很擔心你常遺失東西,可以想個辦法改善一下嗎?」

「靠電視太近會傷害眼睛,我希望你好好地坐在沙發上。」

「這樣的工作表現還沒達到標準,請趕緊跟上,否則你很快會被取代。」

「做報表是很基本的能力,我想知道你大學的報告都是怎麼完成的?」

是不是更容易知道說話的人真正的想法,以及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完全不用猜。這纔是真正的「直白」,直接又坦白。而不是把自己的偏見,包裝在率真底下,要對方買單

同時,你發現了嗎?越不敢用「我」發言的人,越不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是巧妙地把責任轉嫁在「你」(他人)身上。透過指責,轉移焦點

▲說話要有技巧,纔不會豎立敵人。(圖/免費圖庫pakutaso)

當你身邊若有人講話常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請別自動幫他打柔焦鏡,把傷人的話當作直接。因爲別人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你越不把他的行爲當一回事,就等於容許他繼續這樣對待你。

古人言:「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真正有涵養、能力的人,是不需要透過踐踏別人來墊高自己的。因爲一個人的命運是他迴應力的總和,好不好命,看他怎麼說話就知道。

能夠把別人的感受考量心底的人,纔是能「直接」相處的人。即使不穿防護衣、不戴面具,也不怕被刺傷。

轉個彎這樣想,記得當對方又想用言語激怒你時,你不需要自行「腦補」,聽懂他的言下之意。你可以更「直接」地迴應:「請問你真正想說的是?」無須角力,對方就會被你問得啞口無言。

本文摘自《早點這樣想該多好》/楊嘉玲(諮商心理師)/大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