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的五個陷阱 靠改變認知戰術勝選

▲這次的臺北市長選舉並非藍綠對決,以往臺北市選民藍大於綠,如今中間選民愈來愈多。(合成圖記者李毓康周宸亙、李毓康攝)

郭振鶴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臺北市長選舉將於年底投票,這次選舉並非藍綠對決,今非昔比,以往臺北市選民藍大於綠,如今中間選民愈來愈多,候選人對問答環節的說明很重要,那纔是候選人的論證結論接受檢驗時刻

萬安政見訴求若無法影響年輕族羣溫良恭儉政見訴求在那裡?這樣的清廉形象選票有什麼用呢?爲什麼要幫助民進黨陳時中一個你認爲是大錯特錯的理論?中間選民會相信嗎?如果你能證明陳時中的重大錯誤,這對蔣萬安不是更有幫助嗎?蔣萬安不須公開重要的政見訴求,而是要把它們掩蓋起來嗎?

2022臺北市長選舉 蔣萬安的策略陷阱

蔣萬安如何勝選戰術:改變認知戰術是遊戲參與者採取的動作,用來塑造甚至是模糊其他參與者對遊戲的認知,從而改變遊戲的玩法。而選舉是與不確定性對抗,戰術的目的也就是要來改變參與者對不確定性的認知,進而改變其他參與者行爲,達成想要的目的。由此例可知道,範圍的改變必定也會使得遊戲改變。蔣萬安必須避免策略的陷阱:

第一個陷阱是宿命論。主動改變遊戲比受遊戲規則擺佈能獲得更多報酬。蔣萬安必須要像母雞小雞纔會力挺。

第二個陷阱是堅持我贏你輸策略。要知道競合的報酬或許更高。蔣萬安、黃珊珊必須合作,搶民進黨在臺北市歷年來約四成的基本盤。

第三個陷阱是害怕其他參與者模仿。模仿可能帶來雙贏局面,不必過於排斥。 對臺北市有利的對策是蔣萬安、黃珊珊須合作而非對抗。

第四個陷阱是未看清所有參與者。畫下價值網圖,即可瞭解參與者爲何 ? 蔣萬安必須有能力表達維持臺海和平、改變認知戰術。

第五個陷阱是未能有系統的改變遊戲。蔣萬安選戰方式欠缺有系統的行銷方式,幾乎單打獨戰。 黨中央與蔣萬安必頒以有組織系統的行銷方式來合作。

熱門點閱》

►知名精神病學家大腦竟有精神變態病理結構! 從槍案病態人格

呂秋遠林志穎救命恩人逃死劫 救人先把法律放一邊

新竹球場砸12億卻狂出包 有一半花在停車場

►Again My Life》後期主角智商集體變低 李準基獨撐復仇爽劇

● 以上言論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