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陰霾下的基金業與拋棄幻想的從業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歲末年初,基金行業降薪、限薪、裁員傳聞四起。

本週,一則“聽說(管理規模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今年年終獎停發了”的消息在業內流傳頗廣。

事實上,類似的傳聞近期已多次出現。“公募基金經理薪酬或將封頂350萬元”的詞條,曾一度登上社交網站的熱搜榜單,引發市場熱議。

“年終獎怎麼發還是要看公司的考覈,薪酬還是跟效益、市場掛鉤。”某頭部公募人士透露。“今年還沒發,但是沒抱幻想。”某千億規模基金從業者也稱,“目前的base還沒變,期望未來不要降。”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行業裁員、降薪傳聞頻現的背後,反映了行業薪酬水平下降的大趨勢,另一方面是權益類公募基金已經連續兩年整體虧損,投資者的獲得感不佳,公募基金在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需要進行自我革新,必然會有優勝劣汰,行業出清。

降薪、限薪還是裁員?

2023年年底以來,有關基金行業降薪裁員的傳言甚囂塵上。

據在業內流傳頗廣的網傳消息稱,“公募基金行業出清開始了,某基金公司變相裁員。”

聊天記錄顯示,該公司成立了一個再就業中心,目的是讓一些表現不好的員工回爐重造,重造期間僅發最低工資,目前已公佈第一批名單,5個基金經理與3個研究員,直指該行爲是變相裁員,更不用賠償“n+1”,並點名了興銀基金。

2023年12月25日,興銀基金公開闢謠,表示從未採取過近期網絡傳聞中所述的考覈方式,公司充分尊重每一位員工,尊重每一位員工的勞動成果。傳聞信息不實,其傳播已構成對興銀基金的造謠、誹謗,嚴重損害了公司聲譽,興銀基金保留採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此後,又有不同版本降薪的消息傳來。

某業內人士表示,瞭解到一個未經證實的方案,涉及某頭部公募基金,要求按照級別發放,副總經理薪資不得高於總經理,一級部門負責人薪資不得高於副總經理。

另一則是關於北京某頭部公募基金,據悉方案是,研究員底薪立減25%,基金經理底薪立減30%,2024年1月份生效。同時,該頭部公募投研條線的每個組都有10%的常規優化名額,按照年底業績的完成度選擇投研人員。

此外,公募基金的限薪傳聞更是持續升溫。

1月3日,一則關於“公募基金經理薪酬或將封頂350萬元”的詞條一度登上社交網站的熱搜榜單。

“行情差,年終獎低,沒毛病。”華南某公募人士認爲,規模費用雙降,年終獎肯定不能和前幾年相比,“金融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薪酬的上下限最終還是來自市場,市場自然會給到一個公允價值”。

薪酬下降大趨勢

降薪是金融業的大趨勢。

2022年,公募基金行業薪酬體制變革已拉開帷幕。

當年4月,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指出,應督促基金管理人嚴格執行薪酬遞延制度,建立完善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獎金跟投機制,實施違規責任人員獎金追索扣回制度,嚴禁短期激勵和過度激勵行爲。

同年5月,多地監管部門通知各公募機構要在月底前報送薪酬機制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抑制薪酬過高、增長過快、少數冒尖等情況。

在有關“薪酬遞延”中,則包括納入薪酬調節範圍的覆蓋崗位、人數變化安排;根據高管新規要求,在勞動合同及內部制度中明確董事長、高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和核心業務人員的薪酬遞延支付標準、年限及比例的相關安排等。

隨後,中基協正式出臺《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覈與薪酬管理指引》,在薪酬結構、薪酬支付、績效考覈、薪酬內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市場稱之爲“公募限薪令”。

根據該指引要求,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遞延支付期限不少於3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於40%。這也意味着,若公募採取這一機制,基金經理想要拿到全部獎金,至少3年內不能跳槽。

相關人士分析稱,行業薪酬體制變革已經是大勢所趨,可能短期會有一定的震盪,但從長遠來看,重新審視行業“扶優限劣”現象,對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瞭解到,目前高管、基金經理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基金經理獎金自購等限薪舉措已成常態。

“降薪算是意料之中的事。”上述某千億規模基金從業者說道,“期望未來不要降。”

變革中的行業出清

某知名社交平臺上,投資者們則是樂於看到基金業出清的相關消息。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行業裁員、降薪傳聞頻現的背後,一部分是因爲權益類公募基金已經連續兩年整體虧損,投資者的獲得感不佳,公募基金在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需要進行自我革新,必然會有優勝劣汰,行業出清。

2023年,權益類基金整體錄得負收益。具體來看,收益率的中位數爲-13.75%,平均值爲-13.28%,其中近92%的權益類基金虧損,近七成虧損幅度超過10%,與2022年相比,虧損情況有所收窄。

連續兩年的虧損也導致投資者獲得感不足,不僅挫傷了廣大基民投資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3年7月,證監會發布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具體舉措包括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公募產品將以固定費率爲主,同時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等。

據中信證券測算,按管理費率高於1.2%的主動權益型基金計,此輪降費影響的基金規模約爲4.5萬億元(按2022年末淨值計)。如果按管理費率統一降至1.2%計算,行業管理費收入下降135億元。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權益基金費率下降是讓利於民,也是對基民情緒的迴應。目前關於降薪、裁員的各種傳聞也是行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正常現象,公募基金業只有不斷變革,迴歸本源,回到以客戶爲中心、以持有人利益爲中心的受託理財本質,對傳統的以規模至上爲導向的發展模式進行升級,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才能實現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