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預期升溫,爲什麼銀行股還在跌?

(原標題降準預期升溫,爲什麼銀行股還在跌? 市場觀察)

降準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銀行龍頭股大跌讓投資者措手不及,這到底是爲什麼?

業內人士認爲,部分龍頭股份制銀行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漲幅過大,本身就有獲利盤套現的回調壓力,降準預期讓市場擔憂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歷史經驗來看,2018年A股單邊下跌過程中,兩次提出可能降準的日期,到金融股見底的日期,有大約兩週的時間差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會議還提出,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這是2021年以來高層首次釋放降準信號

光大證券分析師高瑞東表示,對於國務院常務會議爲何在此時釋放降準信號,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不斷衝擊中游製造業和下游消費品行業的盈利修復,降準可以引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下行,進而利用融資成本的下行對衝原材料成本的上行,助力中下游企業盈利修復;另外,二季度經濟增速預計將形成全年頂部區域,後續經濟增長勢能有所放緩。

然而7月8日上午的銀行股反而有明顯的跌幅。其中龍頭股招商銀行(600036.SH)大跌5.82%,報收50.32元,平安銀行(000001.SZ)、寧波銀行(002142.SZ)分別下跌5.37%和5.04%。2020年上述三家銀行的表現明顯優於其他銀行股,銀行股走勢出現明顯分化

關於銀行股,深圳誠諾資產管理公司合夥人兼研究總監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降準預期可能是來自於緩解實體經濟在三季度增速下行的壓力。下半年經濟可能難以超預期,部分漲幅過大的核心資產仍然是高估的,主要股份制銀行龍頭過去漲幅較大,現在依然需要消化市場的獲利盤。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則認爲,由於2020年疫情影響,政策上要求銀行讓利,定向降準對銀行本身也是壓力,故而雙重疊加導致銀行股大跌。但應該要清楚的是,部分銀行股之前走了一波不錯的漲勢估值並不低,比如招商銀行的市淨率估值,其實一度處於過去十年的歷史高位

博大金融控股非執行主席溫天納認爲,對流動性緊張和寬裕之間的把握,監管層要做一個平衡,因爲主要針對中小企業,並不期待這部分釋放的流動性進入資本市場,從實體經濟角度出發,這些流動性措施在實體經濟的反映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回看過去歷史走勢,在2018年的市場下跌過程中,從提出可能降準到金融股見底出現了兩週左右的時間差。

常會在2018年6月20日提出“支持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隨後多數銀行股在7月3日見底;2018年12月24日,國常會提出“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隨後大盤在2019年1月4日見底。

提到近日調整幅度較大的各類藍籌股,林佳義認爲,由於上一輪信貸寬鬆退潮,公募資金又在抱團新能源能板塊,市場結構性失衡非常明顯。隨着高性價比的藍籌股進一步調整,將繼續提升這類股份的投資性價比,這種預期差越來越大,也奠定了未來更高的收益空間

“就算兩年內沒有一次輪動,三年內總有一次輪動的!”有重倉地產銀行的公募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2年底、2014年底、2017年下半年、2019年一季度,一度經歷過長期低迷後的藍籌股,都經歷過翻倍左右的行情,因此長期來看每兩三年,低迷的藍籌股總會有一波明顯的上漲行情,其實現在投資者更需要的是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