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孩子能自我突破才能對自己負責

筆者認爲孩子覺得學習某項技能很不容易,我們就要幫助孩子懂得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免費圖庫pixabay)

洪仲清/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牀組畢業,領有臨牀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牀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帶着孩子過生活,我們大人心裡常要有一個概念,如果孩子不去做某件事,對孩子來說,是代表「他不喜歡」,還是「他覺得難」,還是「他能力不足」?這三種不同的狀態,會影響孩子對自己負責的程度。

很多事,我們願意開放空間讓孩子去試,願意讓孩子在犯錯中學習,讓孩子因爲自己做得到而有成就感,是讓孩子喜歡自己動手的關鍵。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關於生活自理訓練,大人常要忍住出手的衝動,閉上嘴巴,拿出耐心,讓孩子去實驗、去練習。

這時候有些媽媽很有智慧,裝不會、裝不懂,讓孩子自己來。尤其大人如果懂得請孩子幫忙,孩子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那常會主動要求有表現的機會

相反來說,如果大人不容許孩子犯錯,沒有耐心,事情常常搶過來做,甚至動輒責罵孩子,孩子自然不喜歡做事。這也不只是孩子,講到大人也一樣,有些大人之所以少做家務,是因爲他只要做,另一半就挑剔貶低,久而久之也就放棄了。

青少年階段,溝通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事情。然而,如果青少年發表跟父母不同的意見,父母沒有雅量傾聽,不知道如何討論,只會要孩子順從。那麼,當青少年每次嘗試溝通,最後卻只能順從,也就很難藉着跟父母討論來增進溝通能力了。

很多青少年惜字如金,「不喜歡」溝通,跟父母的態度關係密切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信心,尤其被父母打罵長大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看到孩子畏畏縮縮的樣子,就更是火大、更是打罵,造成惡性循環。父母這時要藉着這一段文字,試着看到自己的盲點,知道自己種的因,要承擔自己造的果。

就算對大人來說,沒有接觸過的事物,也難免會覺得困難。支持跟鼓勵,是陪伴一個人度過各種艱難的基本策略。其次,培養一個孩子自我檢視與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的重要手段。

譬如說,孩子覺得學習某項技能很不容易,我們就要幫助孩子懂得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如果只看小目標,通常就相對簡單,相應的行動也就比較容易執行。

如果可能,不管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最好可以數字化,這樣更具體,也更方便孩子自我檢視。像是,孩子的目標可能是某個學科要達到幾分的標準?那目前可以唸書時間能有幾個小時?因此根據過去經驗,我們對自己合理的期待可以落在哪個區間?

如果父母能帶着孩子這樣思考,甚至畫表製圖去分析,對孩子會很有幫助。瞭解了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就可以開始學習自我管理。像是分配時間的運用,或者增進做事的效率、學習掌握重點,都是自我管理要注意的部分。

這種能力對大人小孩都重要,不管是時間管理,或者讀書計劃的擬定,那是孩子在成長與就學期間,藉着父母能逐漸精進的能力。對大人來說,財富管理或者家庭收支管理,工作上的專案管理能力,都是自我檢視與自我管理的實踐。

當我們覺得事情有困難,做事方法與思考策略的有效應用,能自我突破,進一步爲自己負責。能爲自己負責的人,纔可能被委任更大的責任,像是成爲領導或幹部,融入團體生活。

▲筆者表示以美國大學來說,運動能力以及其延伸的經驗,像是團隊合作,是審覈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示意圖/記者楊均典翻攝)

父母在責怪孩子成就不高的時候,可以多想想自己有沒有爲孩子付出適當的心力,而不是隻單方面要求孩子拿出結果,這也可能是一種父母的不負責任。我遇到過類似的例子,即使是成年的孩子,已經能獨立養活自己,甚至建立新家庭,也會被父母嫌拿回家的錢不夠多。這時父母如果願意去理解,自己以前也不一定提供多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成長,父母願意跟孩子一起承擔責任,內在的不滿也可能因此緩解。

關於能力不足這件事,我們對自己要有深厚的認識,對人生也要有寬廣的視野。不是社會主流追求的價值,我們就得去追求,不是每一項都要比別人好,非得要當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尤其以我們的社會來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其他能力的培養則相對忽略。譬如說,情緒能力很重要,也是很多大人關心的焦點,但實際在協助孩子認識情緒、跟情緒和諧共處的時間,則遠遠少於訓練孩子的記憶力。一個情緒能力不佳的孩子,怎麼可能爲自己的情緒負責?

我也曾經遇過,孩子喜歡運動,但大人要求把運動時間拿去訓練孩子記憶力的例子。這種例子,在我們社會大概不會少見。可是,以美國大學來說,運動能力以及其延伸的經驗,像是團隊合作,是審覈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

生活經驗狹窄,大量時間困坐書桌前,對一個身心健全的人來說,很多能力都因此而弱化,至少久坐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很明顯,尤其是正在成長髮育的孩子。如果孩子能接觸廣泛的生活經驗,藉這些生活經驗來認識自己,能看見自己能力的展現,那麼要自我負責就相對容易。

畢竟,一個人能適才適所,發揮自己的長才,比較能立足社會,進一步才能談造福他人。過去父母常是依據自己的期望,而非孩子真實的狀態,去決定或介入孩子的生涯發展,還好現代父母願意多一點尊重人性,也比較願意讓孩子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跟父母相處的時候,不少父母也覺得自己很難好好跟孩子溝通。我也建議從「不喜歡」、「覺得難」、「能力不足」三種狀態,重新檢視自己。給自己機會,別一下子就放棄自己,然後放棄跟孩子溝通的努力。熱門推薦》►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原諒你,給你下次傷害她的機會?►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