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之道 平路籲先理解香港人

曾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平路(左),任內推動「臺灣月」活動。(平路提供)

「我在香港工作時,在香港島南邊的赤柱附近租了小公寓,帶個小陽臺,從陽臺看出去就是海岸,入夜後海面一片漆黑,迥異於維多利亞港的五光十色。」回憶起在香港工作的7年時光作家平路在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場景是夜晚海浪拍打岸邊聲音

眺望一片漆黑的海面,平路經常會想起香港的歷史,經由山、海孕育,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小漁村因緣際會華麗轉身成璀璨的東方之珠

2003年到2010年,平路當時擔任新聞局派駐在香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談起臺港兩地的前世今生,「同樣都使用繁體中文、同樣都經歷過被殖民統治,兩者身世相近,但發展歷程卻又不盡相同,彼此民衆缺乏相互瞭解」,平路認爲,臺港民衆早年都彼此低估了對方,經過不斷的探索,才慢慢了解自身與對方的優點與美好。

平路擔任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時,開始籌辦「臺灣月」,邀請臺灣的藝文團體例如歌手胡德夫優人神鼓等赴香港演出,把公園變成表演場地免費的藝文活動令香港人感到不可思議。「由於香港是殖民社會階級觀念深植人心,華麗盛裝赴展館看錶演是一般市民刻板印象,但是臺灣月帶去的藝文活動,成爲庶民階級的日常。」

以往香港大小集會遊行場合,時常可見有民衆手持中華民國國旗,如今港人的「中華民國」情懷何在?

「相對來說,對中華民國還有情懷的,只剩下逐漸凋零的老僑胞,但他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平路觀察,「至於年輕人,中華民國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政治符號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我始終相信從人的角度出發,你要先理解香港人,纔可能真的召喚普羅的香港大衆,也唯有如此香港人才有可能真實的理解當前的『中華民國』,故事也纔有可能繼續書寫。」平路表示,如果透過文化藝術作爲一種生活方式交流,對年輕一代的港人來說,這纔是真實的接觸「中華民國」,而不是隻是符號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