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水腫小心「髂靜脈壓迫」男性恐不育 6族羣好危險

▲腳水腫不一定是心臟肝臟問題小心是髂靜脈水腫引起。(圖/記者趙於婷攝,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雙腿水腫不一定是心臟或肝臟問題!一名74歲劉奶奶有雙腿腫脹問題,做心臟、腎臟和肝臟檢查都正常,便服用利尿劑消腫藥物,但腫脹一直沒改善,反覆就醫才確診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羣」。醫師提醒,此症好發「50歲以上女性活動量大的年輕男性孕婦膀胱疾病腫瘤和先天異位腎臟」等族羣,男性還可能引發不育。

劉奶奶長期雙腿不對稱腫脹,服用藥物也沒改善,檢查心臟、腎臟和肝臟皆無異狀,也沒有靜脈血栓,服用利尿劑、抗凝血劑都沒有效,不僅小腿脹痛難受,還出現色素沈澱情形。最後透過透過靜脈攝影血管超音波等檢查,才發現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羣。

劉奶奶受訪時表示,幾十年前腳就陸續會出現腫脹問題,至今已經40幾年,因爲腫幾天就會自己消腫,所以之前都沒有治療,但後來發生頻率越來越常,行動也變得比較困難,鞋子越買越大,最腫時體重高達75公斤,順利治療後才降到57公斤。

▲劉奶奶長期飽受下肢水腫困擾。

收治病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劉奶奶因年紀大、體重偏重,髂動脈變硬加上骨盆前傾,導致骨盆空間變小,髂靜脈受到前方髂動脈和後方骨盆腔壓迫,血液不易迴流至心臟,造成腿部腫脹,治療上利用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腫脹問題才順利改善。

張嘉修說明,髂靜脈壓迫和年齡、後天因素先天性疾病有關發生率約20%,不算常見,因爲輕度壓迫不會出現症狀,但長期嚴重壓迫會出現靜脈血液迴流障礙和下肢靜脈壓力升高,有2%-5%的患者會出現下肢水腫脹痛、色素沈澱和睾丸浮血管等臨牀症狀。

「髂靜脈壓迫症候羣臨牀上不易診斷!」張嘉修指出,很多國外案例幾乎都是在治療靜脈血栓時發現,但如果沒有發生血栓,診斷就更加不易,目前最好的診斷方法還是透過下肢靜脈攝影和血管內超音波,而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則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

▲張嘉修醫師示範血管內超音波檢查。

張嘉修強調,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活動量大年輕男性(約20-30歲)、孕婦、膀胱疾病、腫瘤和先天異位腎臟患者都是好發族羣,嚴重可能會有皮膚潰瘍,男性則可能出現睾丸血管明顯腫脹、精索靜脈曲張,進而引發不育問題。

另外,張嘉修也提醒,若常常有雙腿不對稱腫脹,症狀較輕微的人,建議平時可擡腿或穿減壓彈性襪舒緩患部,也要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平時儘量要適時運動、補充水分,避免發生血栓,如果腫脹都沒有改善,就要儘快就醫。

▲劉奶奶治療後,下肢腫脹明顯改善。(圖/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