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疫情下的雙城交流 變的是形式 不變的是初心

臺北-上海城市論壇確定在12月1日登場,爲現在唯一的兩岸城市級別官方交流。圖爲2017年雙城論壇,臺北市長柯文哲(右)與時任上海市長的應勇會面交流。(中新社)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北--上海雙城論壇明天(12月1日)將透露網路視訊連線方式舉行。在目前兩岸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上海市長爲何還要與臺北市長「雲對話」?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刊出文章,訪問大陸涉臺學者、兩岸人士稱,疫情下的雙城交流,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初心。

報導稱,疫情之下,原本滬臺動物園間人員往來暫停,但雙方依然通過電郵、視訊進行交流。在12月1日舉行的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期間,不僅兩市市長將「雲對話」,兩市政府將簽署包括動物保育在內的3項交流合作備忘錄。

上海動物園科研中心主任劉羣秀說,「未來我們不僅會進一步加強技術交流,市民還能通過『雲遊覽』方式參觀對方動物園。」幾天前,劉羣秀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王怡敏進行雲端討論,「大象飼養需要注意什麼?」「大型動物串籠有哪些技巧?」彼此分享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雖然如今兩岸間出現緊張局勢,但雙城論壇的舉辦表明兩岸求和平、要交流依然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偉男相信,只要堅持共同發展、雙城共贏的論壇初心,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有針對性、更具前瞻性的成果,爲兩市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上海臺協常務副會長鬍興中還記得,2010年他隨上海代表團前往臺北參加雙城論壇。那時,上海朋友對臺北1999市民當家熱線、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快速補辦身份證件等產生濃厚興趣,「那些臺北的好做法,現在已經成爲上海的城市競爭力」。

2010年雙城論壇後不久,上海虹橋機場與臺北松山機場實現直飛,形成了滬臺一日生活圈。之後,兩地公務人員去對方城市進行在崗學習,上海居委會主任與臺北里長互相參訪,兩地民政機構學習對方養老照護經驗……疫情前,上海與臺北間交流頻繁,參與主體和形式日漸多元。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上海與臺北通過雙城論壇平臺簽署36項交流合作協議,涉及諸多民生領域。在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看來,作爲上海與臺北間最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雙城論壇在推動兩市經濟、文化、城市建設、城市治理和基層交流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這些年,在正確認知上海與臺北交流性質的大前提下,雙城交流非但沒有因爲臺灣國內政局變化而停止,相反取得了新的進展,日益成爲兩岸城際交流、基層交流的亮點。2019年主題「創新、合作、未來」,去年主題「城市防疫 智慧經濟」,今年主題「新經濟 新發展」,論壇關注的話題越來越務實,多項交流合作協議得到落實,切實增進兩地民衆福祉。

疫情下,雙城交流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初心。在線上,上海多個區通過視頻連線,以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社區防疫、復工復產爲主題,保持與臺北對口區的交流;在線下,在下月17日舉行的「2021臺北燈節」上,上海將以「儂好上海」爲主題製作展區,配以東方明珠、上海中心等標誌性建築,向臺北市民展現上海城市形象。

與此同時,雙城交流的成果也在疫情期間顯現。臺北市大數據中心在防控疫情方面起到不小作用,這源於2019年臺北市長柯文哲來滬參加雙城論壇期間,參觀了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當時他表示,上海的城市建設與精細化管理給他們很大啓發。回臺後開始籌建臺北市大數據中心。

「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柯文哲不久前說,百年疫情下,臺北與上海這兩個大城市都需要產業轉型升級邁向新常態經濟,雙城論壇就是我們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

有在滬臺胞直言,疫情下舉行雙城論壇,還體現出上海願與臺企臺胞共享城市發展機遇。數據顯示,2021年1月到9月,上海新增註冊臺資企業815家,累計註冊臺資企業15974家。同期新增合同臺資8.83億美元,累計合同臺資445.73億美元,「期待在此次雙城論壇中有更多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