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提”醇 降碳增收

□馬明舒 本報記者 董新英

從秸稈蛻變爲纖維素乙醇,這是一項技術的新突破。2021年4月,國投生物質燃料(海倫)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倫市年產三萬噸纖維素燃料乙醇示範項目動工,2022年5月投料試生產。

國投生物質燃料(海倫)有限公司是應用“負碳”轉化技術,以玉米和秸稈爲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生物技術企業。該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攻關工程支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獲批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項目。

該企業是充分利用龍江生物資源優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生物經濟的典型代表。企業以技術創新爲依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國投生物項目團隊經過多年技術攻關,從原料“收儲運”到預處理、高效酶解、發酵轉化、提純精製及綜合利用全流程,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纖維素乙醇產業化技術,在工藝指標、系列裝備、智能控制、總能量產出效率、單位產能投資額等方面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還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纖維素乙醇已具備規模快速擴大的技術條件。

海倫市長髮鎮長華村黨支部書記孟廣義說,生物質燃料企業不但解決了秸稈問題,還讓農民多了一份收入。海倫市作爲農業地區,秸稈資源豐富,2024年,海倫市計劃玉米種植面積163.7萬畝。以農作物秸稈爲原料生產纖維素乙醇,可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種糧收益,進而保障糧食安全。以玉米秸稈爲例,一噸纖維素乙醇消耗五噸秸稈,在“收儲運”環節每噸秸稈可爲農民增收300元。如果產業形成規模,一年生產1500萬噸纖維素乙醇即可爲農民增收200億元以上,爲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此外,該項目投產後解決直接就業人員近300人。

近年來,海倫市積極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爲企業提供最優惠政策、最便利服務、最優良環境,不僅在政策上給予企業大力支持,還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爲讓企業有更好發展,政府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接通了鐵路線,修繕了周邊道路,確保企業原材料和產品運輸暢通無阻。

國投生物綜合管理部經理賈井行介紹,目前,世界各國都致力於研發以玉米皮和玉米秸稈等纖維素物質爲原料的“2代”燃料乙醇生產技術,我國纖維素乙醇研發進程在近年來也取得了較大突破,項目的示範成功不僅對國投生物、國投集團乃至國家的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更是爲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