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阿里系丨大手筆增持阿里巴巴 ,馬雲意在釋放什麼信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陶力董靜怡上海報道

久未現身的阿里巴巴(89988.HK)創始人馬雲又有了新的動作,資本市場爲之沸騰。

1月25日,軟銀集團對外披露,2020年4月旗下全資子公司Skybridge LLC使用阿里巴巴5.123億股阿里巴巴股票(相當於約6400萬ADR)與金融機構簽訂的預付遠期合約,已在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間分階段實施,目前已全部完成實物結算,非經常性收入約合611.7億元人民幣。

這些合約並不等於正式出售股票,但由於軟銀提前結算這些合約,意味着放棄了保留股份的選擇權,實際已完成阿里巴巴股份的減持。

而在2023年第四季度購買約5000萬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後,馬雲的持股比例超過了2021年底的4.3%。與此同時,蔡崇信通過其家族投資平臺購買了1.5億美元的阿里股票。兩人合計持股已超過軟銀集團。根據估算,馬雲取代軟銀,成爲該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

對於上述消息,阿里巴巴並未做出公開回應。

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一變化屬實。

業界關注的是,此舉是否是意味着阿里巴巴將走出低谷的信號。馬雲和蔡崇信的聯合增持,不僅刺激阿里巴巴股價大漲,也對中概股股價回升產生了積極影響。

資深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王如晨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認爲,馬雲此時選擇回購有兩重原因,一是國內互聯網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除了外部環境影響外,也有國內持續的反壟斷政策影響,使得阿里巴巴正處於一個價值窪地;二是外部環境開始發生變化,近段時間國家相關部門對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的激勵更加明顯,尤其是對平臺經濟企業,整個趨勢在走向明朗。

“向上的趨勢應該不會變,就看怎麼重建信心。”在他看來,馬雲和蔡崇信增持,顯然要比其他股東或者是其他合夥人更有說服力。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在2023年以來,也在收縮投資邊界,聚焦於主營業務成爲管理層的新航向。

阿里探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自2021年初以來,中概股總體累計跌幅巨大,不少個股累計跌幅已超過90%,市值縮水超過1萬億美元。

2023年,只有少數中概股股價上漲,如拼多多、新東方等,大多數中概股股價下跌,其中不乏頭部企業如京東、嗶哩嗶哩等,有的甚至在一年內跌超50%。

據華誼信資本統計,在新上市的中概股中有24家企業當前股價已跌破發行價,破發率高達66.7%。

其中,阿里巴巴的起伏令人唏噓。

2020年10月,阿里巴巴股價上漲到歷史最高點319.32美元,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而在剛剛過去的1月22日,其股價最低僅64.8美元。近三年來,其市值已經蒸發了6600億美元左右。

JP摩根的分析師Alex Yao在2022年大幅下調了28支主要中概股的評級和目標價,給出的原因是地緣政治和宏觀風險上升,導致全球投資者減少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投資。這一舉措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進一步推動了中概股的下跌。

在此背景下,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開始大力回購公司股票。該公司在2023年全年以95億美元的總價回購了總計8.979億股普通股,約合人民幣680億元。公司進行股票回購,通常是爲了提高股價和增強投資者信心,且大規模的回購往往預示着市場可能已經接近階段性底部。

阿里巴巴的這一行動,結合其創始人和董事會主席的增持行爲,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從業務層面來看,阿里巴巴的增長依然穩定。

去年12月,阿里巴巴發佈了2024財年中期報告(截至2023年9月止六個月,以下簡稱“半年報”)。該報告顯示,財年上半年阿里巴巴集團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1%,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2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52%。

其中,淘天集團收入同比增長8%;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增長47%,菜鳥集團收入增長29%;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增長22%;大文娛集團收入增長21%。雲智能集團在AI與公有云收入增長的雙重驅動下,盈利能力優化。

對於這份成績單,瑞銀與高盛都表示,中國股市目前的估值已經處在非常有吸引力的水平,估值修復是2024年中國股市重要的驅動力。兩家頭部大行都將阿里巴巴評爲2024中國互聯網和電商領域首選股之一。

“市場對於業績外的因素過於關注,卻沒能看清全貌,反應過度。”瑞銀在2023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直言。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最大的壓力來自反壟斷方面,而今天反壟斷的氛圍在消散。此前這種氣氛持續蔓延,導致一點微小的政策變化,只要談到平臺企業或者阿里巴巴,就很容易引發資本上的拋售。”王如晨認爲,拼多多對標的更多是淘天集團的部分,雙方的營收規模、獲利能力以及多樣性還有差距。阿里巴巴很多多元業務的價值,並沒有體現在它的市值裡。

資本市場依然期待着理性的迴歸。在經歷了組織變革、掌舵人換帥和戰略再轉向以後,阿里巴巴這艘大船還在探尋更好的航向。

收縮邊界

在低迷近3年後,馬雲的增持行動對於互聯網行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除了股價普遍迎來回升之外,從業者的心態也有所變化。“恰逢其時,只有創始人的迴歸才能激活整盤棋。”有創業者如此對記者表示。

價值的修復和信心重建都需要時間。

《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指數(2023)》顯示,2023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指數值爲717.8分,同比下降1.8%,該指數主要通過企業規模、盈利、創新等指標計算而出;規模指數值爲983.5分,同比下降5.7%,主要與企業營收、互聯網業務收入、市值等指標掛鉤。

這兩項數據都是過去十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滑。除了行業監管、政策限制、中美關係變化等不利因素外,昔日的資本寵兒們,還面臨市場飽和、技術創新不足和同質化競爭等問題。

2023年以來,阿里巴巴大動作不斷。

11月中旬,在阿里巴巴三季報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吳泳銘作爲新上任的阿里巴巴集團CEO首次參加,並宣佈了一系列變動:暫緩盒馬鮮生IPO,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與此同時,阿里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被譽爲新“四小龍”的1688、閒魚、釘釘、夸克四大板塊浮出水面。

新的業務在生長,舊的佈局則在收縮。

“針對部分投資,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去加以變現,通過貨幣化的方式,未來也可以爲集團股東返還價值,從而幫助集團提升資本回報率。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投資,包括股本證券方面的投資、股票投資,以及一些關聯企業方的投資。所有這些投資也是一種資源,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提升資本回報率。” 阿里巴巴集團CFO徐宏稱,集團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ROIC(資本回報率)提升至雙位數水平。

對於非核心業務,需要儘快讓這部分投資轉爲盈利。否則,則會進行更多減法。

2023年年底,6家A股上市公司美凱龍、圓通速遞、居然之家、美年健康、分衆傳媒和千方科技相繼發佈公告,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網絡”)將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轉交給新成立的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灝月”)。

上述6家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總價約193.68億元。

此外,麗人麗妝也公告阿里網絡擬以11.26 元/股協議轉讓所持公司7037.67萬股(17.57%)至杭州灝月,轉讓總價合計7.92億元。

從公司註冊信息來看,杭州灝月成立於2023年10月24日,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持股57.59%,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持股35.75%,以及Alibaba.com China Limited 持股6.66%。

這與阿里網絡的股東構成完全一致。已披露的公告稱,阿里網絡的一系列變動是爲了“突出主業、非主業業務獨立發展。”

接近阿里巴巴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俗來說,就是之前太多事宜都是阿里網絡這個主體,現在爲了主體業務、非主體業務分開經營,把投資的主體都劃轉到“杭州灝月”。

事實上,巨頭受挫加上反壟斷陰影,互聯網領域的投融資活躍度明顯下滑。中國信通院發佈《2023年三季度互聯網投融資運行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三季度,我國互聯網投融資案例數同比下跌54%,披露的金額同比下跌36.4%。

安邦諮詢認爲,在中國經濟從疫情中緩慢恢復的過程中,國內互聯網經濟在2023年也度過了更爲艱難的一年。隨着阿里巴巴等傳統互聯網“大廠”市值日益縮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流量經濟正在到達邊界。在政策邊界和市場空間日益清晰的情況下,新一代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崛起,意味着國內互聯網經濟正在發生新的迭代。

或許,聚焦主營業務、加大技術變革、尋找新增長的藍海,不在紅海里廝殺,纔是馬雲們正在要做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