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冷戰經驗 中美避免太空競賽

周波現爲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論壇特約專家歷任廣州軍區空軍司令部參謀、大陸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參謀、西亞非洲副局長綜合局副局長,及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等職務

近年中美太空競賽日趨白熱化,周波日前在《南華早報》發表題爲〈To avoid the folly of a US-China space race, the two competitors should learn some Soviet-era cooperation〉文章中表示,太空不應成爲中美競爭場域,並呼籲避免太空軍事化武器化,解決之道或許是讓主要航太大國認知彼此處於「相互脆弱性」(mutually assured vulnerability, MAV)情境,最終達成不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條約

周波指出,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定義「太空武器」或「太空武器化」,畢竟同一種太空技術既可用於軍事目的也可用於民間用途。但如果所有國家都認同在太空軍備競賽中沒有贏家,那麼解釋上的差異就不應成爲不可逾越的障礙

周波認爲,美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加脆弱,因爲它在太空中的民用軍用資產更多,而這些資產有可能受到對手的攻擊。北京同樣也很脆弱,在過去3年裡,中國發射火箭次數超過任何其他國家。太空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

「冷戰時期的『共同毀滅原則』(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MAD)經驗可能值得借鑑」。他強調。當時美國與蘇聯都確信自身無法在軍備競賽中取得相對優勢雙方通過恐怖平衡的態勢,避免了一場全面核戰爭的爆發。同樣地,爲避免太空軍事化或武器化,解決之道或許是讓主要的航太大國認知到「相互脆弱性」(MAV)的情境,最終達成不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