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土豆鳥行爲模式!雲林3年研究登上自然保育季刊

小辮鴴覓食到一隻蚯蚓。(吳崇漢提供)

小辮鴴在雲林縣水稻田覓食及休息的模樣。(吳崇漢提供)

小辮鴴在雲林縣一處玉米田覓食。(吳崇漢提供)

小辮鴴每年10月到隔年2月來臺度冬,雲林縣是最大棲息地。(吳崇漢提供)

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執行年度普查「土豆鳥(小辮鴴)大集合」迄今已16年,但尚缺小辮鴴行爲模式的本土研究,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學生池沛玲、教授陳其昌於2019年起以3年時間觀察研究,發現小辮鴴視未來活動所需的能量調節覓食的時間長度,而且牠們不會破壞農作物生長,反而可證明收成的作物是安全的。

吳崇漢表示,接下來要解密的是來臺的小辮鴴究竟從哪來?去年已在各縣市小辮鴴裝上衛星發報器,以取得牠們南遷北返的完整遷徙路線,解答臺灣小辮鴴是否來自相同地區,下個月即將解答。

小辮鴴分佈於歐亞大陸及北非,每年10月底至2月飛來臺灣度冬,至今未能確認牠們的具體來源地,也缺乏牠在臺灣4個月的行爲模式資訊,池沛玲等3人自2019年展開觀察研究,研究結果登上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自然保育》季刊。

吳崇漢表示,根據2024年1月普查結果,全臺觀察到1萬3085只小辮鴴,而云林縣則紀錄到1萬720只,歷年的調查結果亦顯示出全臺大部分小辮鴴都在雲林度冬,因此,雲林縣是全臺最容易觀察小辮鴴行爲的區域。

小辮鴴常停棲於採收過後的雲林花生田而被稱爲「土豆鳥」,池沛玲等人在花生盛產的虎尾鎮、土庫鎮、二崙鄉、崙背鄉、褒忠鄉、元長鄉進行調查。

經3年觀察發現,在臺灣的小辮鴴也以蚯蚓等無脊椎動物爲主食,農民對小辮鴴存在兩極化看法,一部分很友善、很樂意看到小辮鴴棲息于田間,一部分則認爲小辮鴴會破壞秧苗影響生長而驅趕。

小辮鴴在臺灣常出沒的棲息環境包括花生田、玉米田、高麗菜田、採收後的甘蔗田、美生菜田、犁好的旱田、水稻田。

吳崇漢說,在西方國家觀察到的小辮鴴覓食模式與天氣情況密切相關,當天氣溫暖乾燥時,小辮鴴白天主要在涼爽的清晨及傍晚覓食,而降雨量充足時,則是從清晨持續覓食至夜晚,且只有在有月光的夜晚覓食,但在臺灣度冬的小辮鴴爲補足遷徙所需的熱量,每個夜晚都會覓食;至於白天覓食時間則根據牠們未來活動鎖需體脂肪決定一大早8點就覓食,或中午過後才覓食。

池沛玲表示,小辮鴴在臺灣的中期以水田覓食、旱田休息,北返前甚至直接在水田休息,與外國研究不同,可能是在臺小辮鴴因遷徙過程造成體力、脂肪流失以及北返前需要大量攝取食物,對於食物的需求量大增。

池沛玲說,此次研究是爲了深入瞭解小辮鴴,提升生態及環境教育並推動鄉村生態旅遊,並透過對小辮鴴習性的深入瞭解,啓發農民調整用藥和施肥的方式,實現友善農業的理念,創造出土地、鳥類和人類三贏的局面,不僅有助於維護生態平衡,也能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奠定基石,期盼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