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具尚未普及時,光是一年紙本發票就印出59億張,可堆疊1160棟臺北101大樓。如今載具當道,無須兌獎又加碼專屬獎,許多民衆也不拿紙本發票了,不過一名超商店員卻直言,每次客人存完載具,下秒卻要加購塑膠袋,讓她非常納悶「是爲了環保嗎?」
一名女網友在Dcard表示,目前她在超商工作,平時結帳時,不少客人主動說要存載具,結果下一秒要加購塑膠袋,讓原PO感到匪夷所思。
原PO不禁好奇拋問,「大家存載具是爲了環保?還是隻是不想要有這麼多張紙?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文章曝光後,多數人坦言,「當然是懶得對紙本發票+爲了專屬獎而用」、「我是方便對獎+不想拿太多紙,完全沒想到環保」、「不想拿一堆紙,載具可以設定歸戶捐贈,這樣一刷完發票就可以,直接通通捐出去了」、「自動對獎+中獎直接匯到戶頭,超級方便」、「跟環保沒關係,純粹是不想拿一堆東西講真的,你做到死的環保,絕對比不上企業一天的消耗」、「首要爲了雲端的獎號,其次爲了節省對發票跟兌獎時間,最後美其名以上行爲是環保」。
不過有網友是以環保爲由而存載具,「確實是因爲環保跟懶得拿發票,平常出門我也都會帶環保餐具跟吸管,當然還有因爲專屬獎」、「環保+懶得對獎,但是東西買太多,還是會需要買個塑膠袋」。
其中一名網友抱怨,「沒錯就是爲了環保,所以刷了載具還印一張明細給我的店,真有夠討厭」。對此,另一名店員路過討拍,「身爲店員...很常被刷載具的人罵爲什麼沒有明細」。
▼ 財政部每期都祭出百萬元獎30組、二千元獎1萬6千組、八百元獎10萬組及五百元獎215萬組,總獎金高達12.17億元。 (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