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醬油一家生吃非洲大蝸牛險滅門! 染「廣東住血線蟲」5死

非洲蝸牛是腹足綱動物,爲陸棲蝸牛,俗名「褐雲瑪瑙螺」、「菜螺」。日治時期食用考量,由下條久馬一教授新加坡引進臺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近日外媒報導,澳洲一名19歲猛男橄欖球員生吞活蛞蝓(slug),感染「廣東線蟲」終身癱瘓。這也讓許多國人想起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生吃「非洲大蝸牛」,結果5人也感染同樣寄生蟲死亡,僅剩當時人在海外的三兒子倖存,險些滅門。醫師陳志金警告,千萬別生食蝸牛、螺類及蛞蝓,「就連牠們爬過的蔬菜,都可能有傳染風險。」

綜合外電報導,2009年,在澳洲雪梨就讀大學的19歲巴拉德(Sam Ballard),由於帥氣外貌與身材健美,是橄欖球隊的風雲人物;他有次在派對中喝醉,接受朋友提出的「大冒險」挑戰,一口生吞從花園抓來的幾隻活蛞蝓,沒多久就覺得身體不太舒服,立即被送醫。

醫生從巴拉德的血液中發現「廣東住血線蟲」(Rat Lungworm),這是非洲大蝸牛、蛞蝓體內的寄生蟲,如果人類吃下肚,線蟲進入體內後導致腦炎腦膜炎,嚴重時甚至會昏睡及死亡。

▼蛞蝓體內有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若人類誤食感染,嚴重者會致命。(圖/CFP)

醫院昏迷420天的巴拉德,被診斷確認罹患嗜酸性腦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o-encephalitis),雖之後恢復意識,但身體四肢癱瘓,無法自理生活,必須要有家人24小時全程照顧。他住院3年坐着電動輪椅回家,卻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

如今已年滿28歲的巴拉德仍只能透過鼻胃灌食,還得處理不時的癲癇,生活起居全仰賴母親24小時貼身照顧。母親說,「以前我總覺得他所向無敵……遊戲意外改變了一切。」他過去的橄欖球隊隊友們從他發病至今,不斷在身邊替他加油,甚至幫他募款籌備醫藥費用。

臺灣32年前也發生過類似案例,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誤信生吃非洲大蝸牛很補,在桃園區民族路別墅家中養殖;1985年6月27日,一家人生食非洲大蝸牛,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鍾秋桂夫婦、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都不幸喪命,次子鍾德尚臥牀10多年後去世,只剩當時人在海外的三兒子鍾德亨倖免。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生陳志金在臉書發文,「不只是蛞蝓,蝸牛、福壽螺也會!不只是生吃蛞蝓、蝸牛,就連牠們爬過的蔬菜,都可能有傳染的風險。」他列出3點提醒,請勿生食蝸牛、螺類和蛞蝓;別讓小孩接觸蝸牛、螺類和蛞蝓;以及生機飲食者一定要洗淨蔬菜。

▼非洲大蝸牛在臺灣很常見,尤其是下雨過後。(圖/資料照/記者陳弘修攝)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全球第一起「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報告病例就發生在臺灣,1945年野村(Nomura)和林(Lin)在臺南縣一名15歲日本男孩的脊髓液中,首先發現幼成蟲(第5期幼蟲)。臺灣早年於屏東和高雄一代甚爲流行,但近幾年10年來偶有散發的病例,其中又以外籍勞工生食螺類感染最常見,而生機飲食者未將蔬果洗淨,或孩童誤食螺類感染事件也有發生。

疾管署指出,人類若誤食少量寄生蟲,可能無症狀或因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若食入寄生蟲數量多可能危及生命;此蟲會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其他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也可能侵犯眼球造成視力受損。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是腹足綱動物,爲陸棲蝸牛,俗名「褐雲瑪瑙螺」、「菜螺」;日治時期因食用考量,由下條久馬一教授從新加坡引進臺灣,但因爲缺乏管理,造成外來種入侵,嚴重影響臺灣田間生態。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