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花嘴鴨集體走失 母鴨聞聲「領走」小貝比

金門花嘴鴨。(圖/取自YouTube)

地方中心/金門報導

每年3月到6月是金門花嘴鴨繁殖季節,這幾天陸續有人撿到小鴨數量不少,經縣府建設農林科勸導後原地野放,讓小鴨高興地回到母鴨身邊當地媒體曾報導,保留野生的花嘴鴨不但能營造金門的觀光特色,更能讓外來遊客感受到本地人對大自然的友善與親切。

花嘴鴨是金門常見的候鳥,近年來已成爲本地留鳥,雄鴨體形較大,頭、頸灰白褐色頭頂及過眼線深褐色,黑喙但有鮮黃色尖端,主要生活河口池塘沼澤地,喜歡水域集水生植物豐富的地方,一般以小羣活動,在金門植物園景觀河道生態池,常有固定的族羣出沒。(右圖、右下圖,取自YouTube)

花嘴鴨在濃密草叢間的地面築巢內襯細草羽絨,每窩產卵7到9枚,雌鴨孵卵期間,雄鴨在附近守護,也會幫忙保護雛鴨,雛鴨約經7到8周長成且有飛行能力。母鴨經常帶小鴨四處覓食,看到人類接近時會睜大雙眼警戒,還不時發出叫聲警告小鴨有外來威脅

寧鄉古寧頭李姓農民4月25日傍晚在古寧頭戰史館前路邊發現6只小花嘴鴨,當時下大雨,就將小鴨帶回家,第2天打電話給縣府建設處農林科詢問如何處理,縣府建設處農林科人員建議原地野放,並趕到現場協助野放作業,小鴨的叫聲引來母鴨,「領走」小鴨。

4月27日,鵲山吳姓農民在八二三紀念碑附近路邊發現7只小鴨,打電話詢問縣府建設處農林科如何餵養,科長鍾立偉建議原地野放,並立即趕到現場協助作業。

這段期間,母鴨帶小鴨覓食走過馬路畫面常見,金門縣府建設處農林科提醒民衆開車慢行,如發現被遺落的小鴨,不要帶回飼養,母鴨多在附近逗留,會在無人靠近時帶回小鴨。

金門日報2012年6月一篇報導指出,花嘴鴨不會影響作物遺害秧苗,保留野生的鴨子不但能營造金門的觀光特色,更能讓外來遊客感受到金門人對大自然的友善與親切,一幅母鴨帶小鴨的溫馨場景更是觀光客進行生態旅遊的絕佳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