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北京平均日增800企業

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今年以來,北京平均每天有800餘戶企業誕生。截至目前,北京經營主體存量已突破210萬戶,科技型企業佔比近四成。北京不斷從經營主體需求出發,讓更多經營主體在大陸首都生得下、長得大、活得好。

中新社報導,今年以來,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從經營主體需求出發,持續打造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大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去年推動退還各類不合理費用6.23億元人民幣,幫助經營主體減輕經營壓力。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積極探索柔性執法,完善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慎罰機制,讓經營主體在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中安心健康地發展。

規範行政檢查行爲,減少不必要的打擾,是經營主體的期盼。該局牽頭統籌全市的綜合監管,堅持從經營主體視角出發,目標是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在依法履行政府監管職能同時,大幅減少監管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打擾,實現監管高效而企業「無感」。

不同於以往的現場檢查方式,北京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改革,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篩查等現代資訊技術手段,以科技賦能提升監管效能。目前,北京非現場監管已經實現行業領域全覆蓋。

質量和標準作爲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技術支撐,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面。北京將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北京標準」。目前,北京地方標準已突破2100項,今年計劃發佈地方標準160項,籌建量子信息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開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加快建設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同時,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點領域,着力構建與產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體系,推動商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爲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擴大內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