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雨期短 冀望梅雨季不樂觀

臺南市七股區農民說,因爲缺水田裡蔥頭個頭變小,價格也差。(劉秀芬攝)

中央氣象局預估,這次西半部水庫集水區要獲得有效挹注還是得等到5、6月的梅雨季,目前還沒有觀察到有明顯降雨訊號出現,即使有鋒面經過大多也還是北部降雨爲主,不過春季天氣多變,目前仍待觀察。天氣風險公司環資部總監賈新興也說,若今年梅雨降雨仍不足,解渴時機可能要等到颱風季。

賈新興說,影響降雨多寡的因子有很多,例如聖嬰和反聖嬰現象,聖嬰年的隔一年春季降雨就會偏多,反之則偏少,今年春雨偏少也是受去年反聖嬰的影響。

賈新興從歷史資料分析發現,臺灣春雨近10年有容易偏少的現象,臺灣梅雨期似乎也呈現縮短,這和副熱帶高壓籠罩有關,若副熱帶高壓太強,就會像去年梅雨鋒面提早整整1個月北移,但也讓長江流域進入提早進入汛期,額外1個月的強降雨致災不斷。

賈新興說,今年3月降雨已經偏少,4月偏少機率也非常高,目前預測梅雨訊號仍以偏少機率略高,若要解決今年嚴峻的旱象,短期來看除了大力節水,可能真的要等到梅雨是否能帶來充足降雨,但若梅雨季和去年一樣提早結束,那可能真的要等到颱風季了。

中央氣象局指出,去年冬天新竹以南降雨量氣候平均值3至6成,預估春季降雨仍偏少,梅雨季節也有往後延的現象,目前至5月降雨都也沒有很明顯的降雨訊號,即使有鋒面經過,大多也還是北部降雨爲主,後續變化仍有待觀察,呼籲民衆要珍惜水資源

賈新興說,臺灣山高水急,加上河流長度不足,降下的雨水很快就會流失到大海,如何利用創新科技蓄存雨水,是政府需長期擬定的策略,例如農業用水是否能更精準,或是以價制量,「但相較於擔心乾旱,政府似乎更害怕民意反撲,畢竟調整水價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