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立冬到 比吃補更強大的養生六要項 一圖全懂

還在跟着舊觀念進補嗎?想要打造過冬能量,充足維生素C、D加上鈣,是強化免疫力的最佳隊友。(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天立冬,象徵冬天腳步來臨。雖然臺灣各地的天氣仍屬溫暖,但中央氣象局表示,入秋後最強冷空氣8日起南下,天氣將會逐漸轉涼。習俗裡,立冬這天需要「補冬」,希望透過進補打造元氣,抵禦寒冬。但實際上,現代人大多營養過剩或是營養不均,因此早年的補身要領,其實也要做適度調整,以利符合自身需求。

●立冬進補新觀念:充足維生素C、D加上鈣 提升免疫力

家庭醫學醫師黃鼎殷指出,過了立冬,也就正式進入冬季,人體新陳代謝的確會逐漸放緩,很多人利用這時候進補,希望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不過重點是,許多人的身體處於營養失調甚至慢性發炎的狀態,如果跟着傳統的食補藥補法,補錯或是補過頭,反造成腸胃不適,甚至血壓、血脂、膽固醇、體脂肪失控,反效果遠遠大於實質獲益。

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之前,維持身體免疫力是補身重點,維生素C堪稱立冬進補首選。《跟着節氣養生》作者許承翰也提到,研究證明,維他命C營養價值高,使人體增強對低溫環境的耐受力,加快適應過程,富含維他命C的飲食還有助於防止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秋冬當季的柑橘、大白菜、綠色蔬菜等都有豐富維生素C。

除此之外,秋冬日照減少,人體缺少合成維生素D的機會,鈣質流失更快。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也建議,補冬時應多攝取高鈣高纖天然食材,像是豆腐、深綠蔬菜、小魚乾、菠菜、黑木耳、香菇、芹菜、甜玉米、金針菇,不但含有豐富鈣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熱量又低,對於調節血糖、膽固醇、促進排便都有助益。

●溫差是心血管大敵 沐浴水溫勿太燙 早晨別泡澡

保暖是秋冬養生的首要大事,但若爲保暖把室內溫度調高,與室外溫差超過十度以上;或是沐浴時,浴室的室溫與水溫差異太大,都有可能讓血壓忽高忽低,提高中風與心臟急症發作的機率。

醫師提醒,早晨起牀最好不要太快起身,天色未亮也別急着出門運動,原本有晨起沐浴習慣的人,秋冬最好能暫停,讓身體儘量避免處於溫差過大的狀態下比較安全。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避免意外 室內勿門窗緊閉 排便宜輕緩

秋冬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溫度越低越容易發生。要注意的是,即使門窗打開,但若室內雜物太多,阻礙空氣流通,依舊有中毒機會,務必注意。

除此之外,秋冬少活動又進補了高油、高鈉補品的話,便秘機率大增。這時切忌屏氣用力硬擠,高血壓者容易誘發血管破裂。排便時要記得放輕放緩,如果真有困難,可再補充水分、水溶性膳食纖維或經醫囑服藥調整。

●陽光與運動 讓身心都開朗 化解陰鬱心情

秋冬在天亮之後再出門運動,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掌握充足日曬。每天至少在陽光下活動10分鐘,脫下帽子、圍巾,讓頭、頸、背部接觸陽光,不但強化骨質,也能舒緩心情,是免費的活力能量來源。

立冬補冬的觀念雖好,但做法需與時俱進,讓其適合自身與日常環境,儘量保持正向過日子,不但能安度秋冬,疫情期間更能保護自己免受疫病侵擾,纔是長久養生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