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匯豐調查:臺企獲利水準高於疫前 比例居全球之冠(2-2)

業務運作可持續性爲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另一個因素。大約四分之三的臺灣企業已爲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設定目標,其中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關注度較高。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爲,透過改善可持續性和商業道德能夠提升各種機會,包括促進員工福利、客戶認同度和創造新的工作方式等,尤其近三分之一的企業認爲,「綠色資歷」能夠帶來品牌正面聲譽或提升市場佔有率等實實在在的商業好處。

匯豐(臺灣)商業銀行工商金融業務處負責人蕭仲程表示:「這場新冠疫情無疑爲全球經商環境帶來巨大影響,各國企業紛紛調整佈局策略重點投資市場。但疫情也提供了一個驅動力,讓企業加速思考業務發展優先順序,並與供應鏈保持更緊密的聯繫。疫後的調整狀態與重新架構極有可能成爲企業復甦的關鍵,這也讓分散佈局與區域性資源整合成爲企業克不容緩的課題。臺灣企業一向擁有靈活的優勢且適應力強,不少企業更視當前的困難時期爲轉型時機,以作更爲長遠的規畫。」

此外,86%的臺灣企業預估,由於更加重視可持續性,明年的銷售額將有所增加。放眼未來策略重點,約半數的企業認爲能在未來取得成功將取決於思維領導力前瞻力以及對市場變化或衝擊的適應力,這些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定義未來創新企業的重要特徵。

蕭仲程認爲,爲達到復甦和增長,企業都瞭解保有韌性以及彈性是長期成功的基礎,正確地做到這一點具有挑戰性,但潛在的商業和社會利益是巨大的。調查也發現,疫情並未影響到臺灣企業增加投資的意願,有7成的企業表示在未來一年將增加投資,產品創新、銷售通路現金流管理以及增進員工技能是最迫切的投資方向。同時,約有一半的企業提到合作取代競爭的重要性。而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認爲疫情帶來的變化是長期的,該比例高於全球及亞太地區平均。

調查進一步發現,經歷了本次疫情,多數臺灣企業觀察到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因爲貿易能夠帶動產品的多樣化發展,也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78%的臺灣企業對於未來1-2年的國際貿易持正面態度。在海外佈局方面,超過8成的企業在亞太地區擁有前三大的貿易伙伴,半數以上的企業視亞太地區爲未來3-5年市場擴張的首選,代表由區域主導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有望增加。中國是臺灣半數以上企業認爲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市場,其次是日本和香港,歐洲則是亞太地區以外最關鍵的拓展市場。

不過,也有臺灣企業認爲國際貿易比疫情前變得更加困難,並認爲明年將面臨更多挑戰。與此同時,臺灣企業正強烈感受到保護主義氛圍,近6成的企業認爲,在海外經營的主要市場中,當地政府正變得更加保護本土企業,爲因應這種挑戰而制定的關鍵策略包括提高貨源可溯性、差異化報價以及與當地夥伴建立合作關係。而客戶需求、尋找新的生產商合作伙伴,以及新市場是否爲創新中心或具備龐大的創新文化則是臺灣企業考慮拓展的關鍵因素

《匯豐商貿領航大調查》於今年9-10月訪問全球39個市場逾1萬家企業,其中包括200家臺灣企業,其中有132家的中小企業,以服務業製造業以及批發零售業爲前3大的調查對象。被問及疫情後的因應策略和業務前景,近3成的企業表示在新常態下蓬勃發展,超過8成的企業對前景感到樂觀或認爲不受到影響。整體而言,臺灣企業仍比其地區更爲積極,且考慮到當前的疫情挑戰,多數臺灣企業的恢復能力相對較好。調查也顯示,雖然臺灣企業正在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但疫情危機讓臺灣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及服務創新、營運效率,並致力促進數位化發展、擴大市場需求,以達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