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4銀行在俄烏開戰後大增對俄放款

中國對俄國銀行業的曝險額在截至今年3月底爲止的14個月內增爲4倍。(資料照/中央社)

「金融時報」報導,在俄羅斯2022年2月底開始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年,西方國家的銀行紛紛撤離俄國,中國4家大型銀行隨即介入,向俄國的銀行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

北京政府正試圖推廣以人民幣作爲美元以外的另一種全球貨幣,爲俄國提供資金的行動便是這項計劃的一環。

根據烏克蘭基輔經濟學院(Kyiv School of Economics)替「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分析最新官方數據後得出的結果,中國對俄國銀行業的曝險額在截至今年3月底爲止的14個月內增爲4倍。

西方國家的監管機關和政界向銀行施壓,要他們撤出俄羅斯,同時國際制裁也讓這些銀行更難營運,於是中國的銀行趁機取代了他們。

根據俄羅斯中央銀行的資料,在截至今年3月的14個月間,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對俄羅斯的曝險額合計從22億美元增加到97億美元。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佔了其中88億美元的資產。

上述4家銀行對此都未予置評。

在同一段時間內,奧地利的萊夫艾森銀行(Raiffeisen Bank)在俄羅斯的資產也增加了40%,從205億美元增爲292億美元。這家銀行是對俄羅斯曝險額最多的外國銀行。

萊夫艾森銀行表示,正設法出售或分拆在俄羅斯的業務,並已自今年3月以來將資產減到255億美元。

俄羅斯打算改採人民幣而非美元或歐元作爲儲備貨幣,而中國的銀行爲俄國提供資金,正是此一轉變的一部分。

基輔經濟學院發展部副主任歐諾皮裡恩柯(Andrii Onopriienko)說:「中國的銀行放款給俄羅斯的銀行和信用機構,顯示(國際對俄國實施的)制裁有效,而這些貸款多數是人民幣取代了美元和歐元。」

人民幣交易增加,凸顯俄羅斯的經濟轉向中國,兩國貿易額於2022年創下1850億美元新高。

在俄國侵略烏克蘭之前,俄國爲出口支付的款項有超過6成是以美元、歐元等莫斯科當局如今稱爲「有毒貨幣」的方式支付,人民幣只佔不到1%。

根據俄羅斯央行數據,所謂的「有毒貨幣」後來在出口支付款項中的佔比降到一半以下,人民幣則增爲16%。

去年已有多家外國銀行撤出俄國、出售子公司,萊夫艾森銀行是少數仍在俄羅斯有大量業務的西方銀行之一。

但克里姆林宮去年夏天實施改革措施,讓外國銀行更不易出售在俄國的子公司。俄國財政部次長莫伊席夫(Alexei Moiseev)本月1日也重申,政府的立場是要阻撓外國銀行出售資產。

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正加強向其監管的各家銀行施壓,要他們撤離俄羅斯,包括萊夫艾森銀行。

整體上,截至今年3月的14個月間,外國銀行在俄羅斯銀行業持有的資產比例已從6.2%減爲4.9%。(譯者:曾依璇/核稿:劉文瑜)1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