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2號青年說-英國任性出走 波及遠親近鄰

英國通過全民公投最終決定離開歐盟。這不是簡單的「分家另過」,這事關歐盟和英國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重組。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的市場環境甚爲敏感,英國脫歐帶來的衝擊波不僅會對其「近鄰」產生巨大影響,也會波及中國這位和英、歐雙方經貿關係都很緊密的「遠親」。

基於英國獨特而重要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首先到來的是市場震盪和起伏。在之前絕大多數市場預期中,英國脫歐都被視爲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這導致市場極度敏感並作出劇烈反應。在公投揭曉前,我們就已經見識到數輪全球股市下跌和英鎊重挫慘狀

短期市場難以明朗

由於英國中央銀行隨即宣稱已有應對脫歐的備用計劃,承諾可通用2500億英鎊來支撐流動性,各主要經濟體央行也密切監控金融市場動向並加強溝通,避免了更糟糕的情況發生。然而,英國脫歐後果短期內市場難以明朗,仍需要一段時間來加以觀望調整

緊接着需要付出一些耐心等待的,是英國將與歐盟展開脫歐以及相互關係重組的兩場談判。儘管歐盟方面此前有觀點主張,應在談判中擡高門檻以「懲罰」英國,讓其飽受折磨且一無所得,但從市場穩定的角度出發,雙方之間的「痛苦」分手更有利於減少不確定性對市場的刺激。

儘管中國市場暫時避免了英國脫歐所帶來的第一輪衝擊波,但仍需加強金融監控並與其他經濟體進行必要協調以防範風險,更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如果市場持續看衰英鎊和歐元,美元作爲避險貨幣持續升值的壓力人民幣貶值壓力將持續加大。這在利好出口的同時,會對人民幣海外消費能力形成抑制。

從中長期來看,英國與歐盟的談判進程及其結果,以及對英國和歐盟未來經濟環境的判斷,都會對中國在英國投資產生影響。此前,英國各界就脫歐後和歐盟的關係重組前景做過分析,並參考了瑞士挪威以及加拿大與歐盟關係的三種模式

其中達成根據目前雙方的訴求和要價情況,英歐之間達成自由貿易安排的「加拿大模式」的可能性最大,這意味着一些進入英國市場但瞄向歐盟市場的中國投資成本將上升,必須據此調整投資佈局和方向。

目前中國對英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領域,儘管短期內受英國脫歐的影響不大,但如果英國經濟前景暗淡,其風險也將增大。當然,由於在習近平訪英期間,中英已開啓全面合作的「黃金時代」,英國方面承諾較大範圍開放投資市場,只要保守黨新政府信守承諾,中英投資合作未來仍將在高水平上運行。

由於金融業是中英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英國脫歐後其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狀況以及倫敦金融城的未來命運尤其值得關注。目前中國對英國金融業投資已超過40億美元,倫敦是人民幣第二大境外交易中心,日均人民幣交易量超過600億美元,如果倫敦金融中心地位持續下降,對人民幣國際化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由於目前中國在歐洲已有包括倫敦在內的5個人民幣結算中心,已具備必要的轉移和控制風險能力。

英已無權參與決策

從歐盟方面來看,失去英國後,歐盟將退居美國之後,成爲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現正處於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及解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關鍵時期,儘管在脫歐談判結束前,英國仍繼續保有歐盟成員國身分,但歷來在歐盟內部對貿易、投資開放持積極態度的英國已無權參與決策,對上述談判和議題的進度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考驗

作者爲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海外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