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伊波拉昇溫 臺灣準備好了嗎?

美國境內出現第一起伊波拉案例後,西班牙也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染病的消息,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宣示加強機場警戒。種種情勢疫情霎時升溫,而一旦伊波拉來襲,臺灣防疫體系將如何因應

文/蔡曜蓮張佳婷西非延燒八個月之久的伊波拉(Ebola)疫情,九月底發生首起非洲外的案例,而且還是發生在世界經貿中心的美國,令人憂心會不會是山雨欲來的前兆——世界其他地區將淪陷?相隔不到一週,歐巴馬宣示加強美國機場檢疫,十月七日西班牙就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遭感染。死亡率約七成的伊波拉病毒,如果逼近亞洲、甚至臺灣,我們的防疫體系有能力應付嗎?就像災難片的開頭,都是一連串漫不經心的小事端,四十二歲的賴比瑞亞男子鄧肯,九月二十日前往美國德州探親,從賴比瑞亞機場離境時,在機場問卷上的「是否照顧過伊波拉患者」,他撒了小謊,勾選「否」,上飛機前一路通關量了三次體溫,都沒有測出異狀。鄧肯入境美國五天後,因發燒嘔吐前往就醫。護士知道他剛由非洲回來,做了初步抽血檢測,卻沒有針對伊波拉做任何篩檢,院方給了抗生素止痛藥就讓他離開。直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介入時,已經是六天之後的事情。一個謊言醫護人員的缺乏警覺心,導致與鄧肯接觸的百餘人暴露在染病風險中。由於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爲二到二十一日,其間沒有任何症狀,也不具傳染性,所以鄧肯能夠通過機場檢驗,同時不需要擔心病毒會因此散播出去。但伊波拉發病後,患者的體液即具感染力,舉凡性行爲病患口水汗水排泄物及嘔吐物等直接或間接碰觸到他人的傷口黏膜,都可能導致傳染;間接接觸病人用過的牀單衣物等,也可能成爲感染原。染病關鍵間接接觸,摸水杯也中招其中,間接接觸是導致許多前往西非進行人道救援的醫護人員染病的關鍵。從電視上看到醫護人員都全身防護戒備,爲何他們的感染率還是很高?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曾於非洲奈及利亞協助伊波拉防疫工作,他表示,當地醫護人手不足,工作量超載,加上天氣炎熱,醫護人員穿着防護衣一整天后,於脫衣過程疏於防範,因沾染到衣服上的病毒而遭受感染,「即使自己處處防範,也可能因爲同事的不小心而染病;假使同事手上沾有防護衣上的病菌,你摸到他握過的水杯後進食或揉眼睛,都可能導致感染。」本期相關報導》你一定要懂的伊波拉病毒 (圖表)延伸閱讀》醫師羅一鈞勇闖伊波拉疫區 永遠站在病人這邊 鈴木一朗:完成夢想 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黃勝堅救命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