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一接班就失業! 夕陽產業老闆靠紙袋創下5億業績

圖、文/今週刊

23歲時,盧壯興父親將已是夕陽產業麪包紙袋工廠──壯佳果交給他後,就去世界各地傳教。從沒有事業到成爲紙袋大王,從業績砍半到外銷40多國,堅持是盧壯興唯一的信念

我是紙袋業的唐吉訶德啊!」壯佳果會長創辦人盧壯興有着像彌勒佛的方頭大耳,頂着圓滾大肚笑咪咪地說。只從外形看,他與西班牙反騎士小說主角唐吉訶德的瘦弱荒誕形象簡直天差地遠,但盧壯興對紙袋的癡迷,恐怕不亞於唐吉訶德對「騎士精神」的執着。

一個紙袋從印刷黏膠成型歷經五、六道程序,卻只能賣個幾毛錢,盧壯興卻堅持44年只做這項事業,1年竟能夠賣15億個紙袋、業績高達5億元,還賣進統一超商、康是美、食品大廠桂冠、各知名早餐店如拉亞等,甚至還外銷到歐美等40多個國家。

壯佳果能做的紙袋類型上萬種,雞排店用防油紙袋、裝法國麪包的半透明紙袋、超商提供消費者裝女性生理用品咖啡色口袋……,這些商業用袋就貢獻了壯佳果營業額的8成,但盧壯興手中卻緊捏着「水果袋」,細細描述農人如何用這些紙袋保護長在藤架上的葡萄樹上水梨不被蟲襲雨打,因爲這個巴掌大面積玩意兒,可是盧壯興創業救命符。

壯佳果其實已經創立67年,嚴格說來,盧壯興還只算「二代接班」。

接班就失業 咬牙赴日本取經

「我一接班就失業!」當年23歲的盧壯興從父親盧鑑榮手中接下「麪包紙袋」工廠,卻生不逢時。他7歲那年,王永慶創立的臺塑公司在高雄設廠投入塑膠原料PVC(聚氯乙烯)的生產,塑膠袋走進臺灣人生活中,麪包紙袋也在市場上消失。

1973年接班那一天,父親留給他9名員工、1間工廠、快跑光的客戶。他問自己:到底該不該放棄這樣的「夕陽產業」?「可是員工怎麼辦?父親的事業難道要斷在我手上嗎?」盧壯興反覆問自己,直到有天,一位賣水果的老闆上門,問他有沒有賣田裡用的水果袋。

原來,早期農民用報紙包裝水果,不然就得從日本進口水果紙袋,前者效果不彰,後者價格高,臺灣沒人做。盧壯興發現,臺灣農業升級之際,他正站在夕陽產業的曙光降臨前那一刻。

他決定前往日本學藝,甚至在日本找到專做水果紙袋的人免費收他爲徒。他分析每種水果袋要用的設計、配料不同,成爲臺灣早期能有日本水準的紙袋供應商

「我搜集過很多紙袋,他們家的比較能抗紫外線強度夠強、下雨不會爛掉。」研發出比臉還大的「寶島甘露梨」的劉申權就說,現在他成立的產銷聯盟成員都得用壯佳果的紙袋。壯佳果至今已開發出超過兩、300種水果袋,也成了劉申權未來事業的基石。(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83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跳出證券業 她靠網路女鞋年收上億  賣別人看衰的寢具 他坐穩臺灣電商寢具龍頭  小果菜經銷社 如何成爲世大運蔬果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