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直擊》臺灣年輕人出頭 新舞臺中關村

文/楊卓翰

這位臺灣人,叫羅子文,1981年生,他跟大學同學謝耀輝創辦了一個網站活動行」,創業四年多,這家小公司產品都還沒賺錢,就在中關村找到金主,讓高通、DCM、微軟這些世界頂級投資人掏錢投資?

如今公司價值超過五千萬美元(約新臺幣十五億元),這足足是最近賣給韓國LINE公司的臺灣GOGOLOOK成交價三倍!

集資的市場一個月投資金額,是臺灣一年總和

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標題叫〈中國什麼事情真正該讓美國人害怕〉的文章:中國的年輕人,開始走出校園創業。雖然中關村的創業投資金額仍和矽谷有差距,過去的三十年,矽谷成功的秘密,是資本和科技的結合;今天,中關村已經開始複製這個秘密。

中關村位於北京市的西北方,相當於兩個臺北市的面積,卻濃縮了中國三分之一的創業投資金額。

「活動通」最初在臺灣上線時,市場反應不錯,但創業資金已經快要燒完,羅子文急着接洽十幾家創投,「但我發現他們每次都要我報告一樣的東西,沒有進度,問的問題也很淺。」後來羅子文才瞭解,原來創投自己也不懂,「所以抓着我陪他們練功。」羅子文氣憤地說:「我才意識到在臺灣是浪費時間,就跟John(謝耀輝英文名)說要一起去北京。」

「臺灣創投都不願意投Early Stage(早期),只想在快上市時入股『撈錢』。臺灣的環境……,真的對創業者很不友善!」

「我們在臺灣,談了十幾家,一個創投基金都求不到;但在中關村,創投比創業者還積極。」羅子文說。身爲一個外地人,羅子文在中關村創業募資,並不是個案。臺灣購物網站「殺價王」去年八月來到中關村向創投報告,「還沒走下臺就被創投給包圍,」創辦人楊濟成說。「還有一個追到飯店來,硬是要我跟他開價,求我讓他入股。」「真是瘋狂!」他回憶。山寨本營中國式競爭,只求成功沒有規則

活動通產品在中國剛上線,就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產品。謝耀輝在中關村遇到的,就是這樣恐怖的競爭者:他們渴求成功,不擇手段。只要看到可行的模式,不管仿冒、犯法、道德,先做再說。在這個纔剛興起的野蠻世界,沒有規則,只有獲利,這就是「中國式的網路模式」。

中關村的創業者丁志偉就是瘋狂的代表之一。他創辦的APP專門做醫生病人聯繫的溝通軟體。被問到中國醫療制度審查,不會有病人資訊保密的問題嗎?丁志偉竟回答:「管他的!這個軟體有需求,先做再說。要告,也是告那些醫生,不會告我。」據他說,已經有創投機構找上門來。

二年前,一支臺灣團隊有才氏」,執行長陳姵妤和技術長林景輝,帶着他們在臺灣頗爲成功的外包仲介網站,來到中關村尋夢。「沒想到,在臺灣成功的商業模式,在這裡根本行不通!」林景輝說。不但類似的服務太多,山寨成長速度甚至比原作還新、還快。

就是在這種「中國式」超高速的競爭模式下,「看不見的敵人,無時無刻都壓着你,逼你不斷創新」三十五歲的林景輝已經在中關村第三次創業,深知山寨的可怕。「你要比競爭者多想二、三步,纔有辦法領先。我常常壓力大到寫程式會咬牙齒咬到牙齦出血!」林景輝說。

圓夢的地方瘋狂、肅殺,還是吸引贏家涌入

你可以將謝耀輝及羅子文冠上新一代的「臺灣之光」,他們卻厭惡這四個字。「更應該去看的,是我們爲什麼得離鄉背井,纔有現在的成就!」羅子文說。

相較起來臺灣的環境實在太安逸,羅子文返臺纔沒待幾天,已經想趕快回到中關村。「我每次都怕在這裡會怠惰,回去之後跟不上腳步。」他說。

今年,他們兩人已經帶了一批臺灣網路創業團隊去中關村road show(路演)。在8個臺灣團隊中,有5個現在已經在北京及上海落腳發展;剩下3家留在臺灣的公司,已經有2家收掉,這簡直像一場恐怖的寓言

中關村這個彈丸之地,不斷重塑中國6億的網路用戶使用習慣、引領2億電子遊戲玩家潮流。在這裡隨時都有人倒下,隨處都有推陳出新的創意…【全文請見今週刊891期 】

編按:本文摘自1月15日出刊之《今週刊》891期封面故事「直擊》世界新矽谷 中關村」,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吸納人才、資金、科技 催生中國創富一條街」、「中國創業教母陶寧臺灣人充滿創意,不輸矽谷」、「創業者敢要、能做 資金纔會上門!」、「『網』住十三億人商機 進軍中關村關鍵五問」等系列報導,更多內容請參閱891期《今週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891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