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無名之輩」到荷蘭殺手 吳哲源闖出逆襲英雄路

中華隊吳哲源在經典賽對荷蘭之役表現出色。記者餘承翰/攝影

【撰文・鄧心瑜】

經典賽中華隊對戰荷蘭之戰,3局上兩人出局吳哲源登板,洲際棒球場響起出場曲〈無名之輩〉,「不覺得這首歌很適合我嗎?跟我的人生很像,從沒人認識,默默努力、耕耘,現在終於有一點收穫。」最終以60球完成4.1局投球任務,只被敲出一支場地不規則安打,完全凍結荷蘭隊攻勢,守護中華隊於比賽前半段得到的領先優勢,賽後總教練林嶽平用「吳哲源是我的福氣」來形容他表現之關鍵,這一戰也成爲吳哲源棒球生涯經典之役。

因中華職棒2022賽季精采表現被列入經典賽中華隊36人集訓名單,卻因調整狀況不及,在遞交最終30人名單成爲遺珠,5天之內峰迴路轉,因曾仁和受傷而被中華隊重新召回,更在面對大聯盟級荷蘭打線時一夫當關成爲守勝英雄,吳哲源入選中華隊之初頗受質疑,並非傳統眼光中球速快、霸氣又具宰制力投手,無畏他人眼光,發揮「控球」優勢,在最高舞臺證明自己。

控球隨心所欲 手感絕佳抗荷蘭

此屆經典賽吳哲源首戰對上巴拿馬,於隊友保送連發遇上亂流時登板中繼,一上場被敲安打,隨後製造雙殺化解危機,中繼2局失1分,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出賽表現可圈可點;讓球迷記住名字是第二次登板,對荷蘭之戰一口氣投4.1局無失分,兩戰總局數6.1局是本屆中華隊投球局數最多,只被敲4安、失1分,防禦率僅1.42。對荷蘭一戰,中華隊有着不能輸的壓力,輸球幾乎等於淘汰,對手又是號稱全大聯盟打線頂級球員,吳哲源登板時靜下心,只想着把眼前打者解決,「對到頂級打者一定會興奮、很想解決他們,但不管對手是大聯盟、小聯盟,要做的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球丟到想要的位置。」

吳哲源說來簡單,但「控球」是所有投手都想擁有的能力,實際上場並非每一球都能有隨心所欲好品質,尤其在高層級比賽,一顆失投球很容易被對手逮中轟出大牆,吳哲源在這場比賽之所以能壓制更高階打者,就是將控球優勢發揮到最大,「那天投起來特別得心應手,想丟哪裡球路都很到位。」謹記賽前投手教練王建民所提點,南美洲球員腰部以上是攻擊熱區,儘量將球壓低,以製造滾地球或不營養飛球出局,「那天不管身體或心理,都覺得投起來狀況很好,愈投愈輕鬆、更有自信,不擔心失投。」

教練團沒有爲吳哲源設限局數,看見投球狀況極佳,給予最大信任讓他持續留在場上解決對手,吳哲源透露一開始沒有想到會丟4.1局這麼長,「原本定位就是先發,可以給我的球數多,因爲規則關係知道投完這場可能沒有下一次出賽了,盡我所能幫助球隊。」

享受大賽壓力,也沉浸在兩萬名球迷萬衆一心支持,吳哲源在最熟悉的洲際主場展現最好的自己,林嶽平賽後記者會上盛讚吳哲源是他「因傷得福」而來的福氣,「本來集訓初期對他控球在這種高層級賽事有沒有辦法主宰而有過疑問,今天他證明了一切。」連對手荷蘭隊總教練Hensley Meulens都給予尊重,「結合速球、滑球和變化球,配球運用很棒,讓我們的打者摸不透球路。」

僅花一個月調整身手 自信迎戰經典

吳哲源去年摘下中華職棒年度最佳進步獎。 報系資料照

時間倒轉回一個月前,公佈最終30人名單時吳哲源遺憾未入選,王建民是中華隊最瞭解吳哲源的教練,他認爲當時吳哲源尚未調整到最佳狀態,事後王建民透露,主要因爲經典賽用球與熟悉的中職用球有差異,「經典賽用球比較大顆、比較滑,他在集訓初期丟牛棚還沒找到感覺,丟出來的品質不如去年賽季。」

吳哲源表示,當時狀況沒有太差,但有小細節尚未做到位,在得知自己因爲曾仁和受傷退出而遞補入選後加緊調整,「小細節花點心思去解決,因爲退出後又收到通知,更想努力把握這次機會,想爲國家榮耀盡心力。」

短暫退出後歸隊,吳哲源展現更強烈野心,王建民看在眼裡,「回來之後很用心去習慣這顆球,瞭解縫線如何控制得更得心應手。」

迅速在一個月內重新適應經典賽用球,調整到最佳狀態迎戰外敵,在那場對上荷蘭生涯代表作中,吳哲源化身「荷蘭殺手」,打破觀衆對王牌投手迷思,不同類型投手都有與世界抗衡實力,「大家覺得國際賽一定要球速快爲優先,但我認爲每個人各有優缺點,看你如何運用優點面對比賽,不管球速快慢、球好不好,重點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畢竟我去年一整年丟下來是有實績的,代表能力不會太差,很有自信去面對大型賽事。」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4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