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綠能助攻GDP增0.56百分點 遭疑太樂觀

龔明鑫稱再生能源政府投資帶動民間3兆投資,貢獻GDP 0.56個百分點。(本報資料照片)

國發會3月底公佈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表示,2030年是淨零轉型政策的重要節點,透過12項關鍵戰略計劃的推動,由政府預算投入帶動民間投資,加上儲能系統裝置等商機,預估每年可貢獻經濟成長率0.56個百分點,但遭學者質疑估算「太樂觀」。

龔明鑫進一步指出,政府陸續推出12項關鍵戰略,政府有9000億元預算,很多會開放由民間來參與,再生能源以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爲主,未來8年的投資的金額可能超過3兆元,政府同步提供誘因,鼓勵企業、民衆汰舊換新,提升節能設備效益。儲能系統裝置的商機也很大,樂觀期待每年可貢獻經濟成長率0.56個百分點。

不過,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爲,政府實踐淨零排放,再生能源投資每年貢獻經濟成長率0.56個百分點「太樂觀」,雖然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在我國能源佔比提升,卻忽略火力、核能同步退場,政府只強調對經濟成長率貢獻,卻沒提減少的部分,精準來看,應該算出增、減後,對我國經濟成長率的「淨影響」。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經濟部長王美花以及龔明鑫等官員,昨陪同總統蔡英文共同出席「RA100地球解方-2022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政府將在「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兩大基礎上,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加速淨零排放發展進程,與民間共同努力,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蔡英文認爲,科技進步是全球淨零轉型的關鍵動力,無論是IEA(國際能源總署)或其他國家淨零路徑,長期減碳要仰賴新技術,帶來更多突破;臺灣也同步透過修法,啓動「碳定價」及完備「碳盤查」的機制,政府未來將推動「能源三法」的修訂,讓金融業來加速轉型的進程。

不過,追求淨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龔明鑫表示,弱勢族羣、中小企業可能跟不上腳步,國發會也將啓動輔導措施,協助弱勢族羣、中小企業一起往淨零的路徑邁進。

王美花認爲,淨零排放是很廣、很困難的工作,首先,要跨產業合作、建立新的商業模式,透過技術創新、法規鬆綁等共四個面向來做努力,要一起努力來達成。